蘋影話:《惡之教典》<br>屠殺者不是連環殺手!

蘋影話:《惡之教典》
屠殺者不是連環殺手!

恕我無知,我暫時還沒有看過既是校園槍擊案的屠殺者,又是個連環殺手。一般人總是將精神病者或神經者混為一體。校園槍擊案,或者在同一地方一次過亂開槍屠殺的人,跟連環殺手是不相同的人格,請別搞亂。前者或者是復仇,或者是一時衝動,或者是對開槍打在人的身上爆出的血花太欣賞了,後者則是虐待狂,連環殺手最大的興趣是在於每次的捕捉、虐待和看着受害者死去而得到快感,不會亂槍掃射。
貴志祐介在日本寫作多年了,終於憑這本《惡之教典》吐氣揚眉,實際上原著在犯人蓮實聖司(伊藤英明飾)有更多細膩的着墨,卻不是一部好的推理小說,反正最後犯罪者是來一場大屠殺,前段花了很多篇幅來描寫他的無情和表面上跟普通人沒分別,是一個連環殺手很好的人格構成的介紹,但到結局便是對神經病患者的誤解。也許,日本的推理小說自湊佳苗的《告白》後,便將人性之惡作為推理小說的重要題材,這方面還是不得不佩服宮部美幸這個先行者,《模仿犯》偉大之處在於寫出了各種不同的人格,而沒有企圖去將這些人格的構成胡亂套上一個構成原因,尤其是受了廉價弗洛伊德意識影響的甚麼童年陰影,說大堆童年故事的廢話。而將這個世界同時擁有癲人和好人的事實寫出來。對我來說貴志祐介的小說是爛尾, 是一個販賣血腥的作品。
日本人對於校園殺戮的故事似乎已經過份入迷,《大逃殺》、《國王遊戲》這類官能刺激的小說嚴格來說不是推理小說。三池崇史的作品越來越令我失望,有些是玩得過了頭,有些則是太心急追求性快感而趕快簡述了引子,便去殺個不停。於是電影看來便十分蒼白,對精神病患的誤解而來的錯讀心理學書籍的無知,好像趕着要去到類似《黑色星期五》、《萬聖節》這類電影的屠殺場面,來追求嗜血的快感。你喜歡看血濺銀幕的,這會是很滿足的作品;作為一部電影,它只是部平凡而無聊的東西。
撰文:仰止

想睇更多首輪猛片介紹同預告片?《一台戲》為你網羅最新電影介紹及影評↓↓↓↓
http://hk.movies.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