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加價暫未損銷量

報紙加價暫未損銷量

【本報訊】《蘋果日報》、《東方日報》及《太陽報》,昨日起加價1元至7元一份,是2000年以來首次有多份報章同時加價,業界相信稍後有其他報紙跟隨加價。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指出,今次價格加幅只是追回多年通脹,相信對銷量實際影響不大。
杜耀明指,中外經驗顯示每逢報章加價均無可避免影響銷量,但近年讀者閱讀習慣改變,報紙整體銷量正在走下坡,沒有研究數據清晰顯示加價對銷量的影響,但讀者期望或有所調整,「如果讀者明白係追補通脹,就唔會有額外期望,否則可能想份報紙多啲嘢睇」。

料稍後同業會跟隨

報販協會副主席鄧入明指,昨日是假日和賽馬日,又沒有免費報章競爭,故報紙銷量未見減少,相信實際影響到今天才會浮現,但估計讀者流失率或少於一成。從昨日觀察所得,大部份讀者對加價沒太大爭議。對於三大報章率先加價,他認為對整個行業都是好事,相信稍後其他報章也會陸續加價。
鄧入明又提到,本港的持牌報販連同售賣報章的店舖,全盛時期逾2,000個,近年隨着互聯網興起與免費報湧現,現時只剩約400個報攤。他承認部份報販不會追隨加價,或會影響其他同行生意,食環署四年前放寬報販牌照的限制,容許他們售賣利是封、蒸餾水、小飾物及流動電話儲值卡後,有關額外收入,足以彌補報紙銷售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