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消防飛虎隊 高空亡命拯救實錄

專題:消防飛虎隊 高空亡命拯救實錄

香港高樓商廈愈起愈高,且多是玻璃幕牆,一旦有火警或意外,傳統消防員已無法進行拯救,故消防也需要成立特別隊伍執行任務。
2011年8月成立的「高空拯救專隊」,外界一直所知甚少,非常神秘,人稱消防飛虎隊。
隊中現時約有40人,分別駐守於薄扶林及田心消防局候命,至今出動事故約有20次,大多是纜車系統、天秤、竹棚、大穚、吊船、風車塔及貨櫃碼頭等地意外,拯救環境都是非常複雜和高危。
「爽報」直擊這支神秘隊伍,如何奉命出擊! 記者:謝志輝 攝影:劉啟文

一個國際大都會必須要有一班專業高空拯救隊伍坐陣。 劉啟文攝

運用他們專業拯救知識,就算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幫助我們脫離險地。 劉啟文攝

其中一次在香港一幢標誌性高樓進行拯救演練過程。

首次在纜車系統遊繩降落在海上等候小艇任務。

Part 1:極嚴格訓練

消防飛虎隊挑選的訓練場地,也是專向最高難度挑戰,包括全港最高的商廈ICC,或者昂平及海洋公園的纜車上,其他尚有青馬大橋、甚至風力發電機的頂端,任一地點都叫普通人腳軟,且每次行動都比任何電影場面還刺激。
高空拯救隊揀卒要求也很高,體能「Fit到爆」只是入場基本要求,面試時還要觀察考生的急材和應變,例如要立即從一段短片中找出安全問題,又或者要在指定時間內由地面跑到高塔,配帶好安全帶、檢查或架設繩索系統、並遊繩下降連串動作後,氣來氣喘之際再立即做智慧測驗,這些都測試考生能否在體力和心理都受壓迫的情況下,還能冷靜思考。
梁偉江隊目向爽報表示,每個隊員基本裝備有13件工具約9公斤重,因應工作需要最多負重16分斤去前線搶救,行動當中都會運用兩條繩索,萬一其中一條出現問題,都有另一條保命及繼續進行拯救,通常每次行動都是2人進行,一個主要照顧傷者,另一個控制電動升降器,每一個部驟都要好肯定,犯錯就會危害傷者及同伴安全。
「到現在就算經常進行操練都會有緊張心情,有時候差不多要吊在半空4個小時,體力是一個很大考驗,而我們沒有再細分其他組別,每個隊員受訓都是一樣,可以在其他隊員遇險時獨立完成任務。」梁偉江說。

一步一驚心,熟練嘅訓練有助日後出勤時安全完成拯救任務。

隊員只可在風車塔頂狹窄位置架設工具進行拯救訓練。

香港不少大廈都是玻璃幕場,拯救時更加步步為營。

Part 2:驚險行動比電影刺激

「記得有一晚強烈季候風,我們奉命到昂坪360吊車頂進行訓練,2小隊分別利用不同綱纜,打算凌空遊繩進入車廂,當晚最困難是我們看不清高度差距,環境漆黑一片,風又大,車廂八字形咁擺動。好辛苦遊繩下去車廂外圍時,才發覺門在另一邊,焗住又爬翻上去鋼纜,重新遊繩下來。入到車廂後又不停搖擺,工具跌在車廂內撞來撞去,真係一額汗!」梁指本身預計訓練需要6小時,但因為當晚太危險,全隊人都暈浪最後終止訓練撤退。
「但我哋都要多謝各大機構提供場地協助給我們進行訓練,因為真實場地是訓練無法模擬的。」梁偉江還記得其中一次,是港燈公司借出在南丫島風車塔作實地訓練,塔高約47米,頂端塔頂只可容納5至6人,大家連轉身的地方都沒有,加上風勢很強,環境極惡劣,但他們就要從塔頂把傷者運送至地上,而且要3分鐘完成任務,過程又驚險又緊張。
另外,他們也試過在ICC(九龍站環球貿易廣場)78樓外玻璃幕牆操練,大家感覺都很特別,腳下巴士像螞蟻一樣小,四周空盪盪只有風聲,那種奇異空間感確實令人生畏,大家只好以專注工作去忘記恐懼。「其實我覺得識驚才是好事,更懂得保護自己,做事亦會更加小心及謹慎。」隊員斌仔說。
據知,消防處稍後會進行第二次招募,目標希望香港、九龍及新界都有高空拯救專隊註守。「現在消防亦開始走向專門化,現在每次有行動,我們有一隊支援隊到達現在作指揮工作,遲些有機會會再增添特別器材,以應付港島區一些非常深的地底工作井事故。」

在港島區半山入口進入大形雨水渠內訓練情況。

在昂船洲橋塔運用電動上升器將傷者帶往安全地方。

2個纜車系統都成為香港主要遊樂設施,亦成為隊員行常受訓必然地點。

你想爆?幫你爆!

熱線電話:2990 7225
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131 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