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恐慌】【《蘋果》記者 浙江、上海、江蘇、香港連線報道】
內地禽流感疫情持續,上海及安徽昨合共增添三宗H7N9個案,令全國確診人數升至21人,死亡個案維持六宗。上海官員稱,近月長江三角附近聚集很多候鳥,不排除病毒傳播跟候鳥有關,擔心病毒隨候鳥北上擴散,並相信H7N9於華東已潛伏一至兩個月。本港有學校無懼禽流感威脅,昨如期出發往上海交流。
根據上海市衞生局,新增兩病例包括沈姓男病人,59歲,安徽人,退休人員。患者於上月25日反覆發熱、咳嗽,自行到附近藥房買藥服用卻未見好轉,上月30日至本月1日先後前往浦東診所和醫院就診,本月6日晚確診感染禽流感。另一個案為李姓男患者,67歲,上海人,他於上月29日全身痠痛、發熱,30日前往第一人民醫院南院就診,昨日凌晨確診。兩名病人合共六名密切接觸者至今均無相關病徵。
而安徽新增患者為李某,男,55歲,從事活禽銷售與宰殺工作,3月28日發病,昨日確診。
港學生如期往滬考察
上海市衞生中心副主任盧洪洲昨表示,有研究指出,在3、4月份,長三角附近聚集很多候鳥,不排除病毒傳播跟候鳥有關。他們目前最擔心的是隨着北方天氣變暖,病毒有可能隨候鳥繼續北上。盧又指,從這次疫情爆發的地點分佈來看,H7N9於華東地區潛伏了一至兩個月。
上海是今次疫情的重災區,但上水惠州公立學校29名學生,昨在校長陳紹鴻及兩名老師領隊下,如期啟程往上海考察四天,本周三返港,當中一名學生退團。校方先在校內向學生派發約10個口罩,每日用約2至3個,讓學生更替。校長陳紹鴻表示,學生需佩戴口罩,不過若第二天到小學交流的行程,屆時會否要求學生戴口罩,他說:「人哋小學都戴晒(口罩)當然冇問題,但如果人哋冇戴,我哋戴晒,好似對人哋小學衞生冇咩信心。」而學校已在餐單中抽起家禽,改為蔬菜。
團體要求暫停自由行
交流團抵達上海後首個行程是參觀世博展覽館,陳指當地無人戴口罩,認為當地防疫氣氛不緊張,但會考慮取消南京步行街及黃浦江等觀光行程。約60名觀塘福建中學師生昨亦啟程往杭州交流四天,校長林建華證實學生退出交流團,但他表示「唔方便透露」多少人退團。至於將軍澳官立中學約40名高中生,今將前往南京交流七天。
一名上月曾入住安徽一個農場後返港發燒的15個月大女童,於瑪麗醫院留醫,化驗證實對H7病毒呈陰性反應。而香港自治運動昨在旺角收集市民簽名及派發口罩,要求港府對華東發出旅遊警示,並限制該些地區人士入境。發起人劉先生指,五一黃金周是疫症傳播到香港的高危時期,認為必要時應暫停自由行。
內地H7N9最新疫情
1.上海市
4人死亡、6人入院(其中昨日新增兩個確診病例)
2.江蘇省
6人病危
3.浙江省
2人死亡、1人入院
4.安徽省
2人入院(其中昨日新增一個確診病例)
資料來源:新華社
停用抗生素 患者情況好轉
【本報訊】H7N9禽流感的藥物治療或現曙光。杭州一名67歲H7N9楊姓男患者,上周二因重症肺炎轉到浙江大學第一醫院後確診新病毒,當時雙肺「石化」及出現呼吸衰竭,病情危重命懸一線。醫療團隊上周四起停用大量抗生素,轉為抗病毒治療,並幫助病人呼吸,及用胃管為病人補充營養,前日起病人能自行排尿,肺部石化好轉。雖然病人仍需使用呼吸機,但已能向醫護人員點頭微笑。
病毒4℃可存活一個月
此名患者發病前,曾到過上城區濱盛農副產品商行的活禽攤檔,購買並食用鵪鶉,隨後當局抽取12個樣本化驗,發現鴿子羽毛及足塗抹物、禽類糞便、籠具等五個樣本,含有H7N9禽流感病毒,但未在鵪鶉體內檢測到H7N9病毒,澄清之前有報道指在鵪鶉驗出病毒的說法。
另外,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稱,禽流感對低溫抵抗力較強,病毒在較低溫糞便中可存活一周,在攝氏4度的水中更可存活一個月;但在攝氏65度加熱30分鐘,或是攝氏100度加熱兩分鐘以上即可滅活。中心呼籲,生禽、畜肉及雞蛋等一定要徹底煮熟,並要避免接觸病禽及相關排泄物。
香港10小時內撿16雀屍
【本報訊】港九新界昨日雀屍處處,漁護署人員疲於奔命處理,當局在10小時內至少撿獲16隻雀屍,單在中環便有三隻雀屍倒斃街上,嚇煞途人。
前晚11時許,有途人行經西環李陞街遊樂場,發現地上有一隻白鴿屍體,擔心雀鳥曾感染禽流感,遂致電報警。警員接報到場,用紙盒將鴿屍蓋着,並通知漁護署派員撿走化驗,暫未有結果。
另外,昨晨6時至下午4時,於10小時內,警方接獲雀屍報告地點包括旺角鬧市、沙田威爾斯醫院對開、沙頭角、元朗、米埔自然保護區附近的米埔新村、九龍城及中環等等。其中在中環機利文新街與皇后大道中交界,昨日早上8時許,有途人行經赫見三隻啡白黑間的雀鳥倒斃地上,於是報警求助,漁護署人員其後到場撿走三具雀屍。
防疫意識增 口罩銷情升
【本報訊】面對內地H7N9疫情擴散威脅,港人近日開始做預防措施,購買口罩及消毒用品。有藥房表示日賣口罩300盒,較平日增逾一倍;雞檔銷情則大受影響,有檔口稱已減少一半入貨,並加強衞生防護「自保」。
雞檔「入少咗貨」
九龍城一間藥房負責人吳先生稱,近日口罩及洗手液等需求大增,昨已賣了300盒口罩,暫未見搶購潮,「大人、細路連BB口罩都有人買」。家住粉嶺的趙先生稱,粉嶺的口罩已被大陸人搶購一空,「經過咪(九龍城)買定一盒。」
另一邊廂,雞檔銷情大受影響,在九龍城街市經營雞檔超過20年的檔主玲姐表示,內地供港活雞會經過邊境抽驗才供應市場,但市民信心已受打擊,「啲客唔多唔少都驚,加上清明節後雞銷量會跌,呢幾日已入少咗貨」。
雞檔職員華仔稱,以往每日最少會入貨逾70隻活雞,前日只入貨40多隻,至昨日更減至30多隻,「寧願有客買唔到,都好過有剩貨」。他表示,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檔口已加強衞生防護措施,街市清潔工人亦加密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