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直擊北極馬拉松】
首批參加北極馬拉松的港人,於周二比賽前兩日到達挪威朗伊爾城(Longyearbyen),爭取時間集訓和適應時差。其中六人昨日率先熱身,圍繞朗伊爾城跑了一小時,熱身後認為要微調出賽時的裝備,如手套及排汗衣等,也擔心在雪地上跑會較難發力。
本港共有八人參加北極馬拉松,除前有線主播陳貝兒及藝人梁烈唯外,還有六名熱愛馬拉松的參賽者,部份於出發前已有些不適,但堅持會咬着牙關作賽,並異口同聲:「一世人得一次機會,一定唔會放棄!」其中魏華星在離港前數天,連續三天肚瀉,及後又患上感冒,幸好抵達後情況已好轉。
另一參賽者盧俊賢於2月參加香港渣打馬拉松,觸發左腳腳筋舊患,右腳半月板亦告受傷,在比賽前兩周進行六次密集式針灸治療止痛,情況嚴重得就連醫師也勸他別參賽,但盧一口拒絕,寧願咬緊牙關忍痛,並指「定咗目標就一定要做!就同之前跑撒哈拉一樣,屙到脫水都堅持落去!」
最令他們鼓舞的是出發前一天,收到來自台灣、2010年北極馬拉松季軍陳彥博寄來的心意卡和護身符,預祝他們能成功挑戰自己,凱旋歸來。
首次踏足極地,難免急於拍照,他們前晚甫踏出朗伊爾城機場,已急不及待拿出相機拍下雪山美景,卻因低估了極端天氣,只穿單薄衣服,即時手腳僵硬大喊「大佬,呢度都咁凍,點跑北極啊?」同機一名曾參加南極馬拉松的加拿大選手即現身教路,勸他們無謂擔心,因為北極的天氣難以預期,而且地形凹凸不平,可謂一步一驚心,比賽時只能見步「跑」步,還提醒他們要量力而為。
看美景驚呼:amazing
曾與盧挑戰撒哈拉沙漠馬拉松的霍家成,面對強風侵襲,同樣決心堅定,還嘗試以美景說服自己,一切都是值得的,「手腳雖然硬晒,但企喺全球最北的城市欣賞美景,城市人根本冇乜嘢機會睇到,真係好amazing!」除此之外,更令他感動的是當地人對北極熊的愛護,他說:「一心想見到北極熊,但佢哋勸喻我要尊重大自然,唔好騷擾瀕臨絕種嘅北極熊。」正正提醒了他這趟北極之旅,他們背負着宣揚環保的重任。
在香港隊中,年紀最小、只有22歲的梁宇軒則有另一重任──要打破香港人對90後的負面印象:「唔係個個都淨係識得打機,唔係個個都冇出息!」他希望藉這次難得機會,為時下的90後打強心針,給他們一個健康的生活模式作參考,別再被港人「睇死」。
為成功挑戰自己和完成使命,他們抓緊時間練習,昨日圍繞朗伊爾城作簡單跑步練習,讓呼吸系統與肌肉慢慢熟習環境。六人定下目標,要在八小時內完成賽事。他們今日乘坐專機到北極營地,明天中午於北緯八十九度比賽。
難敵極端天氣 Dry爆流鼻血
【採訪手記】
記者在全球最北城市、挪威斯瓦爾巴德群島(Svalbard)的首府朗伊爾城(Longyearbyen)第二天,記者身體已不敵-18℃的極端天氣,雖然濕度有60%左右,鼻血仍流個不止,手指頭和指甲更乾枯「爆坼」,不時滲血,名副其實是「dry到爆」。採訪隊其實有備而來,手套大褸冷帽空巢而出。惟工作需要,例如按下相機快門時,要把臃腫手套脫下,頓時幾乎凍僵,按掣後需立即戴回手套保暖。
攝影器材能否於極端環境下運作,亦是不容忽視一環。出發前獲前輩指點,稱電池及電子產品在0℃以下環境容易失靈,於是攜帶「搵食架生」外出時都小心翼翼,把電池及攝錄機藏於衣物內並用暖包保溫。
拍攝時也要盡量避免器材「空轉」,甫開機便盡量多拍,拍完便關機或熄掉螢幕。經過兩天緊密行程及訪問工作,幸而器材暫未有任何異樣。
《蘋果》記者
救冰行動「冰荒荒搵你幫」專頁: http://sosarctic.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