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SPENDER:鄧竟成帶路賞岩石

BIG SPENDER:鄧竟成帶路賞岩石

2011年1月10日星期一,是鄧竟成35年警隊生涯的最後一個上班日,同袍為他在灣仔警察總部舉行告別檢閱儀式。退休後第一個早上,他急不及待進行新一輪行動。「6時半出門,參加行山隊『郊遊樂』每個星期二舉行的活動。」兩年多的退休生活讓他可走遍香港的郊野,不斷鑽研自然科,兩個星期前還友情客串,帶領約廿個來自海外的地質公園代表遊覽香港地質公園,作為正式成為合資格導賞員前的一次實習。卸下威風凜凜的制服,換上一身行山服的前一哥依然氣宇軒昂。

記者:黃碧珊 攝影:梁志永

昔日還是一哥的日子,每天由司機駕駛1號車牌的汽車,接載出入;退休翌日,要去參加行山隊活動,他獨個兒從沙田的寓所出發,搭東鐵再轉巴士然後步行到屯門的集合地點。鄧竟成信守承諾全身而退,這兩年多以來全身投入大自然,逢星期一至五也行山去,專挑晨曦初醒時分,可以呼吸最清新的大自然氣息。「每朝4時半起身到大埔滘行12公里,行完山回家還是7、8點,我還有整天時間使用」。

實地參觀前,鄧竟成在告示板前簡介萬宜地質步道特點。

沿途一直下雨,鄧竟成披上防水風褸繼續講解。

導賞兼灌輸防罪知識

鄧竟成是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非官方委員,正在修讀地質公園的導賞員課程,準備當個地質公園導賞員,他說:「退休後,做一些有興趣、有新鮮感及具意義的事,地質公園導賞員可以讓我接觸學生,有機會灌輸防止罪案的知識。」
要成為認可導賞員,需修讀30小時或以上認可的地質公園課程,具備地質解說與導賞技巧、自然環境保育等知識,一年內逾40小時認可的地質旅遊導賞經驗,通過面試及實地評核才會獲正式資格。
這個大自然導賞界的初哥勤奮又主動。「買了很多地球學、地理學、地質學、鳥類及郊外的參考書」。鄧竟成去年已當過由漁護署主辦的香港與日本新潟縣糸魚川學生交流團的領隊,又自薦帶領由退休警隊組織舉辦、約230人參加的地質公園一天遊。今次他獲漁護署邀請,帶領參與地質公園主管工作坊約廿個中國地質公園主管,參觀世界最大規模的六角形岩柱之地──西貢萬宜地質步道。

前一哥鄧竟成全身投入大自然導賞界,包括帶團參觀六角形岩柱。

從東壩壩頂走到壩下,導賞完成了,鄧竟成與約廿人的交流團來張大合照。

昔日,每逢出席公眾場合,鄧竟成會穿上整齊的警隊制服,現在他也有制服,就是簡樸的行山服。

提示卡傍身 準備充足

出發前鄧竟成親自將行程詳列在電郵,更在電話及電郵中千叮萬囑記者要做好防曬措施,怎料當日卻是雨紛紛的。我們先到西貢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參觀地質展覽館,鄧竟成用普通話熟悉地介紹香港地質歷史,「在船灣淡水湖地區發現了一塊盾皮魚化石,推斷香港地質歷史大約有4億年。」這日的目的地是萬宜水庫的東壩,沿途他不時取出前一晚準備好的提示卡在旁溫習,經過萬宜水庫主壩,他又說:「這裏的圍石就地取材,用六角形岩柱築成。」終於到達東壩,他在告示板前用普通話說:「你們聽到我嗎?」從前連檢閱也不需任何擴音器的他中氣十足,漁護署工作人員為他準備的擴音器無用武之地。

帶隊導賞前一天,天文台曾發出黃色暴雨警告,所以鄧竟成使用防水膠袋,裝着花了一晚準備的提示卡。

去年,鄧竟成也為中學生擔任地質導賞員。

在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鄧竟成向交流團介紹香港地質歷史。

面對一班地質學專家,鄧竟成面無懼色,團友急不及待問岩柱為何會是六角形,鄧竟成權威地表示到了後面的景點便有分曉,當走到巨大的六角形岩柱旁,他說:「大約1.4億年前,西貢的火山爆發,形成巨大凹陷,火山灰、碎屑及熔岩注入爆破的火口山。熔岩開始冷卻,整齊的裂隙形成,並向下垂直延伸。在物理學上,最有效的冷卻方法就是從六邊向內收縮,所以岩石形成六角柱狀。」面對這班專家的難題,他都能應付自如。
英國北愛爾蘭、韓國濟州島、台灣澎湖及日本山陰也有六角形岩柱,但最壯觀的就是香港萬宜,它佔地約100平方公里,一條六角岩柱最粗逾3米、最高有400米。本來已夠壯觀,還有前一哥的細心解說,花了約45分鐘,走過1.1公里,就算下着大雨,大家都穿上防水風褸,去看受海浪侵蝕分割的破邊洲、斷層上的碎礫、S形的岩柱等大自然面貌。
在北潭涌的郊區巡邏警員,碰上這個星級導賞員,仍恭敬地叫「阿Sir」,遇到在跑步的懲教署前署長郭亮明,也稱呼他做「阿Sir」。眼前這個「阿Sir」,5月就要參加地質公園導賞員考試,見他面對郊野的一樑一石都是如此地崇敬,就知道他全情投入大自然的退休生活有多愜意。這位前高官退休後沒有嘆遊世界豪吃玩樂,他的踏實簡樸確令人賞心悅目。連同行的漁護署人員都忍不住慨嘆:「如果每個高官也抱有這份熱誠,香港自然更美好。」我好想跟這個前一哥敬一個禮。

團員感言

準備認真
江西省三清山地質公園管理委員會 陳超
他以前不是接觸這工作,沒有很深入的基本知識,但很認真準備不少資料,用最易讓人明白的道理解釋。

 

 

可以更好
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主席 吳振揚
地質涉及很多專業名詞,他將國語拼音也寫在卡上,可以嘗試放棄使用提示卡,自然地說出便可。

 

解說淺白
漁護署高級地質公園主任 楊家明
能淺白地將重點說出來,即代表他對地質有深入的了解,以他的導賞經驗來說,是很好的表現。

 

工作真誠
廣東韶關市丹霞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旅遊發展科科長團委書記 王芸
在導賞過程感到他對工作真誠,親切地傳遞六角形岩柱、斷層、石礫等萬宜特點,讓我有初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