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健保 - 高慧然

關於健保 - 高慧然

我對健保的了解,全部來自台灣人:旅途中接觸的司機,我的台灣朋友們,等等。一個認識了兩年多的台灣朋友某次看完牙醫跟我炫耀,「我才花了不到100台幣!」廉價醫療的背後是每個月支付健保費。換句話說,是全民強制性購買政府選擇的保險。
台灣人對健保制度褒貶不一。我認識的另一位張姓司機告訴我,健保費是根據收入來訂的,最低六百多,他月入超過四萬一,健保費九百元。一般公司會幫員工及員工的家屬購買健保。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不再需要購買健保。他舉了個例子,他母親八十八歲,上個月跌斷大腿骨,入院做了手術,全部費用由健保支出。今年五十八歲的張先生跟我說,「我只要再等七年,就不用購買健保了!」作為家庭必須開支,健保費對許多人是負擔,年輕壯健一年幾乎不看一次醫生的人則覺得不公平。但許多移居美國的台灣人,仍每月購買健保,某些病選擇回國治療。
健保實施多年,由最初零掛號費到後來的收費掛號,再加價,不難想像它面對的財政壓力,更不難想像,為節省費用,健保為病人提供的藥物及治療會偏向低廉。這又讓許多希望自行選擇購買醫療保險的人不滿。一位住台灣超過二十年的香港朋友則告訴我,健保衍生許多問題,包括醫生及醫院為多claim健保金把病拖長醫治。
也算是旅途見聞吧,純粹與讀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