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吃粥。
大清早來一碗熱氣騰騰的白粥,再加一碟炒米粉,以帶微酸的紅辣椒醬伴着吃,是一份很合心意的早餐。
若果想吃得豐盛一點,可以選碗魚片粥,加一條剛剛在油鍋裏新鮮炸好、熱辣辣、脆卜卜的油條,再來一杯豆漿。
我對個體戶的小粥店是情有獨鍾。連鎖店的科學化管理、電腦打單、看螢幕取食物,總是覺得很疏離,遠不如老闆娘向掌灶的老伴喊一聲「擺尾」(即魚片粥)、「下火」(皮蛋瘦肉粥)或「細牛」(碎牛肉粥)來得親切。
筲箕灣東大街的亮燈粥店,是我時常幫襯的地方。最寫意的日子,是施施然吃完早粥,然後在避風塘上船出海。粥店是家庭生意,管煮粥的是老闆,樓面大概是老闆娘,兒子負責炸油器和拉腸粉。顧客大都是老街坊。上了年紀的一群,都喜歡留在店裏吃粥,藉着吃粥的機會,和粥店老闆閒話兩句家常。年輕的一輩,卻可能嫌粥店的地方太簡陋,大都會買外賣,把粥、油器和腸粉等打包拿回家吃 。
前幾天我在粥店聽到鄰枱的老伯和粥店老闆傾談,說有辦法介紹粥店的少東到附近的酒樓當廚師,我的心裏已起了疙瘩,有點不祥的預感。
翌日下午經過東大街,哎,為甚麼粥店在下午卻擠滿了人呢?再看清楚,原來老闆已貼出了告示:「租約期滿,最後一天」。
我匆匆地離去,不敢再往店裏望。在筲箕灣吃「擺尾」,此情只能成追憶﹗
鍾尚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