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直擊北極馬拉松】一年一度的北極馬拉松將於4月9日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47名參賽者近日陸續抵達賽前集合地點——挪威屬地斯瓦爾巴德群島(Svalbard)首府朗伊爾城(Longyearbyen),《蘋果》兩名記者昨日抵達朗伊爾城,明日前往極地採訪,直擊八名香港參賽者如何挑戰這場-30℃的賽事。踏足極地,滿目蒼茫,即使征服了賽事,渺小的人類能征服大自然嗎?
今年香港有7男1女組隊挑戰北極馬拉松,是首批參加賽事的香港人,爭取盡快適應在嚴寒地方作賽,他們昨日決定已抵達朗伊爾城備戰;與此同時,主辦機構工作人員已飛抵北緯89’30'一大塊浮冰上,為賽事作最後準備,築起供參賽者使用的帳篷及分配物資。工作人員表示,天氣暫時尚算穩定,將按原定計劃於明日分兩架飛機,把全部參賽者送抵比賽場地。
不求佳績 只求跑完
遠赴北極參賽的8名港人,其中5人來自同一金融集團,另有前有線女主播陳貝兒及藝人梁烈唯。在極地跑馬拉松,他們均說不求創造好成績,只求完成賽事。
香港冬天最寒冷的日子約5、6℃,與北極-30℃比較,差距難以想像,為適應在低溫環境長跑,31歲的霍家成(Kason)和隊友,早前在港妙想天開租用製冰廠訓練。
Kason說,在製冰廠內踏單車機首10分鐘,大家還能閒聊說笑,但時間越長,大家越沉默,「其實係好辛苦,你聽到我已經喘氣!」製冰廠溫度約0℃,訓練是否有效是未知之數,Kason認為在極低溫跑馬拉松,控制排汗是最須注意之處。
在極端氣候下長跑,Kason早有經驗,去年他夥拍三名同事,參加了高達50℃、熱辣辣的撒哈拉沙漠馬拉松,7天內跑了254公里,相比之下,香港渣馬、環島行或毅行者賽事,頓成「小兒科」。工作關係Kason平日要緊盯股市,坦言最近一、兩年才注意健康,「其實我同好多香港人一樣,都係好忙做嘢,唔太多運動。老土啲講,用錢買唔到健康」。
Kason說馬拉松會跑上癮,上月中才完成京都馬拉松。今次挑戰北極,碰巧公司20周年紀念,全力贊助每人12萬的參賽費,無財政壓力下當然去馬,「 為夢想,我唔覺得自己係儍!」
Kason的戰友,31歲的盧俊賢(Steve)去年也有挑戰撒哈拉沙漠馬拉松,回憶去年地獄之旅,他顯得苦盡甘來,「10日食唔好、瞓唔好,邊跑邊落冰雹行雷,仲要用凍水煮公仔麵,我屙到脫水」。曾經打算扯白旗投降,但最終咬緊牙關完成賽事,更激起今次挑戰極地全馬的決心。
全程食素 減碳排放
「希望親身到北極,睇冰川融化問題,北極熊越來越少,返嚟希望話畀香港人知,要注重環保」。除了希望以所見所聞喚醒港人愛地球,Steve還全程食素,身體力行減碳排放,也想證明食素一樣有足夠體力。他不忘說笑,「希望遇到北極熊,逼我哋跑快啲」。日後回到香港,相信做金融業的不希望遇到熊吧。
每年4月舉辦 最快3.5小時跑完
【極地之旅】北極馬拉松至今已舉辦了10屆,今屆賽事於4月9日舉行,有47名來自20個國家及地區的選手參加。歷屆共有38個國家255人參賽,年紀最小僅16歲,最年長為68歲。賽事分男、女子個人賽、團體賽,亦歡迎殘疾人士參加。
宜賽前半年起特訓
2002年1月,愛爾蘭人當路雲(Richard Donovan)奪得南極馬拉松冠軍,三個月後挑戰北極跑全馬,是首個跑畢兩極全馬的人,現為北極馬拉松總監的他,其後每年4月,也舉辦這個世上最寒冷的馬拉松。
在北極長跑,需時較一般馬拉松長,07年愛爾蘭人麥奎爾(Thomas Maguire)以極速3小時36分10秒完成賽事,創下男子組紀錄,較一般全馬的世界紀錄,足足多花1小時30分鐘,可見難度之高。比賽至今有兩名失明及1名輪椅人士完成賽事。
據官方網頁介紹,參加北極馬拉松的條件幾乎是無任歡迎,沒有極地比賽經驗、甚至不曾參加馬拉松也可報名;但專家警告在零下溫度作賽,對呼吸系統的要求較高,參賽者宜在賽前至少半年作有系統的訓練,否則「搵命博」。
浸大體育系副教授雷雄德指,一般外國舉辦挑戰自我的賽事,為鼓勵參與,參賽資格比較寬鬆,一般情況下,跑手應在賽前一、兩周抵達比賽地適應環境,並爭取時間休息。
參加極地之旅所費不菲,報名費高達11,900歐元(約12萬港元)的報名費,只包挪威斯瓦爾巴德群島往返北極營地的機票及住宿、往返北緯90度的直升機費用、獎牌及紀念品等,參賽者需自付往返挪威的機票,以及動輒數萬元的裝備。
《蘋果》記者
環形賽道冰上飄 每繞一圈嘆暖氣
【與別不同】有別於其他馬拉松,北極馬拉松是唯一不在陸地,而是在厚約兩米的海冰上舉行的賽事,參加者名副其實是「冰上飄」。
賽道移向西南方
參加這場極地-30℃的非常之旅,參加者得先抵挪威奧斯陸機場,再轉機飛至斯瓦爾巴德群島首府朗伊爾城集合,參加大會作最後賽前簡佈會,了解安全須知等事項後,再乘專機到國際北極營地Barneo(北緯89至90度),如一切順利,參賽者抵達後有一天時間適應。
只在每年3月底至4月運作的Barneo營地,原本是各國科學家作極地科研工作的基地,帳篷內有暖氣供應。
由於北極並非陸地而是海冰,適合人類步行的範圍不多,大會為確保安全,事前會在Barneo營地旁邊,劃出約4.2公里的環形賽道,圍繞跑10圈完成全長42.195公里的賽事。每完成一圈賽事,參賽者也可進入暖氣帳篷內休息或進食補充體力。由於賽事在飄浮的冰面進行,賽道其實一直向西南方輕微移動,參賽者未必察覺。
完成賽事後,若天氣許可,大會會安排參賽者乘直升機到北緯90度,即北極正中「開眼界」。之後,參賽者便會回到營地休息一夜,才折返斯瓦爾巴德群島。換言之,參賽者實際可在北冰洋上,逗留三日兩夜,體驗極地之旅。
《蘋果》記者
全球最北城市 旅遊區熊多過人
【採訪手記】由於香港沒有直航機前往北極,《蘋果》採訪隊經過24小時、輾轉轉了4程飛機,才抵達斯瓦爾巴德群島(Svalbard)首府朗伊爾城(Longyearbyen),下機一剎,採訪隊還處於半昏睡狀態,迎面而來一股-13℃的冷風才被喚醒,頓時被眼前一座又一座長年冰封的雪山所吸引。但這還不夠震撼,因為前來接機的馬拉松主辦人一再提醒,這幾天要好好保重身子,因為北極營地那邊氣溫是-30℃!
有人登高時被殺
堪稱全球最北城市,位處北緯78度的朗伊爾城,一個多世紀前是煤礦重鎮,如今變了旅遊勝地。到此的人都有個目標,就是看看能否會一會北極之王──北極熊,皆因這裏熊比人還要多,人口只有約2,000,北極熊的數量卻高達3,000頭。
的確,從記者踏進機場開始,已感受到北極熊在這城市的地位,先是在行李帶上有一隻巨型北極熊模型迎賓,全城唯一只有500米的主街,四周如路牌或建築物都有北極熊的標誌或模型,記者對北極之王甚為好奇,想一睹真身,四出訪查其蹤迹,當地人好言相勸,「別說笑,你根本不想見到真的!」還指野生北極熊甚為兇猛,有居民更曾在登高遠行時被殺,又指如果在沿海地區遇見海豹歇息要立即逃跑,因為海豹氣味會吸引北極熊前來大開殺戒,隨時殃及池魚。
《蘋果》記者
救冰行動「冰荒荒搵你幫」專頁: http://sosarctic.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