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恐慌】【《蘋果》記者浙江、上海、蘇州、香港連線報道】受H7N9禽流感肆虐的華東,昨再添兩病例,均來自重災區上海,全國至今已有18人感染,6人死亡。專家分析,至今患者主要是中老年男性,長期吸煙令肺功能差,易受病毒入侵;而最少兩人由病發至死亡僅7天,形容病毒以「閃電戰」殺人。
上海市確診最新兩宗個案,其中一名姓周男患者,74歲,務農為生。上月28日感乏力、氣促及發熱,31日求診奉賢區中醫醫院,4月5日轉華東醫院,診斷為重症肺炎,昨日確診感染H7N9禽流感。另一名男患者姓楊,66歲,退休人士。他上月29日畏寒不適,本月2日到第十人民醫院求診,診斷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兩日後出現咳嗽及發燒,再到該院求醫,診斷為左下肺炎,昨日確診感染H7N9。曾與兩病人接觸的11人均未有病徵。
上海昨再增兩宗確診個案
昨日內地公佈來自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濱盛農副產品商行的鵪鶉帶有H7N9病毒。正在杭州浙大一院搶救的67歲楊姓男病人,曾到上址活禽攤檔購買並食用過鵪鶉。
連同昨日上海兩宗個案,內地至今確診18宗個案,當中6人死亡。患者中包括11男7女,兩名年紀最大病人是87及83歲,11人介乎40至79歲,只有一名小童。死者中5人是男性。
至今內地H7N9禽流感死亡率約33%,較沙士死亡率約10%為高,但比H5N1禽流感死亡率約60%為低。最少兩名病人由病發至死亡僅7天,包括浙江湖州64歲的張姓男農民,及上海從事運輸雞鴨的48歲儲姓男病人。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副主任梁偉峰分析禽流感病人特徵,男性死亡個案較多與吸煙有關。H7N9病毒主要攻擊肺部細胞,若肺功能不好,容易受病毒感染。其中一名死者吸煙20年,另一人吸煙38年。他又指病人早期「好像沒甚麼感覺」,但受感染後第7至11日病情突加重,大部份人有呼吸衰竭,肺部氧氣不足,之後心肺功能轉差,多種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浙江浙大一院重症監護室主任方強表示,H7N9病毒令病人病情突然加重,病毒像用「閃電戰」殺人。67歲楊姓男病人3月25日求診時,醫生對其肺部X光片「還不是很驚奇」;但兩日內他肺部炎症從左肺下葉,擴散至左肺上葉。8日後病人轉到浙大一院時,兩邊肺都是「白肺」,即炎症非常嚴重。
他又指,浙江三名病人確診時已屬重症,其後出現呼吸衰竭及低氧血症,使用呼吸機後病情沒進展。另有內地專家指,因病人病情惡化快,病毒進入體內大量繁殖,引致死亡率高。
香港倘爆發 隔離床不夠用
本港中文大學呼吸科教授許樹昌指,內地男性很年輕已吸煙,肺功能較弱,容易感染禽流感。H5N1病毒也可令病人9日內死亡,與今次H7N9相若。沙士因屬不同病毒,病人一般感染後第二周才惡化。H5N1個案以小童為主,因發展中國家小童常與後園家禽接觸。由於內地疫情剛開始,未知會否再有小童感染。
醫院管理局專家小組上周四及五到上海與內地專家交流疫情,暫未交代更多詳情,如病毒毒性及病人臨床情況等,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昨稱,要有心理準備本港會出現人類或家禽H7N9個案,因前線醫護人手不足,政府策略是及早辨認懷疑病例、隔離及進行快速測試,防止大規模爆發。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指,若本港大規模爆發,現有1,400張隔離病床不足;急症室擠逼難以分流發燒病人,情況不理想。許樹昌稱公立醫院「人工肺」儀器不足,若有大量重症病人便不夠用。
內地H7N9最新疫情
上 海(8人確認感染 4人死亡)
李某(男,87歲,閔行區):3月4日死亡,沒有接觸過禽類,也沒有外出紀錄
吳某(男,27歲,閔行區):3月10日死亡,賣冰鮮豬肉沒接觸禽類,家屬懷疑在醫院感染
儲某(男,48歲,普陀區):4月3日死亡,江蘇如皋人,從事雞鴨運輸工作
于某(女,52歲,長寧區):4月3日死亡
曹某(女,67歲):病危
李某(男,4歲):情況良好
楊某(男,66歲):病情穩定,退休在家
周某(男,74歲,奉賢區):病情嚴重,務農為生
浙 江(3人確認感染 2人死亡)
洪某(男,38歲,杭州):3月27日死亡,在江蘇太倉當廚師
楊某(男,67歲,杭州):病情好轉,曾購買並食用鵪鶉
張某(男,64歲,湖州):4月4日死亡,曾幫人運送雞鴨
江 蘇(6人確認感染)
許某(女,45歲,南京):病危,江寧區東新農貿市場從事活禽宰殺
殷某(女,61歲,南京):病危
陸某(男,79歲,南京):病危
張某(女,32歲,無錫):病危,無業
桑某(女,48歲,宿遷):病危,從事板材加工,平時很少食葷
沈某(男,83歲,蘇州):病危,農村獨居老人,病源未明
安 徽(1人確認感染)
韓某(女,35歲,滁州):病危,發病前曾在街市買一隻雞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雞鴿鵪鶉互傳染 增變種風險
【基因洗牌】
繼在上海的雞及鴿子發現H7N9禽流感病毒後,杭州市疾控中心在當地的活鵪鶉也發現H7N9病毒,內地至今在三種家禽發現H7N9病毒。本地微生物學專家表示,當病毒在不同家禽之間傳播,會增加病毒變種的風險。
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副教授潘烈文表示,今次H7N9先後在鴿、雞及鵪鶉身上發現,建議內地當局再在進口、農場、批發及零售層面抽查,若在不同層面發現某種家禽帶有病毒,顯示該種家禽是主要傳播病毒元凶,有助追查傳人源頭。他相信如雞鴨這些市民較常食用的家禽,傳播病毒機會較大,但有待測試確實。H7N9病毒在不同品種家禽之間傳播,會增加病毒基因洗牌的風險。
杭州病人曾食鵪鶉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稱,杭州其中一名病人病發前曾進食鵪鶉,須了解他是否曾接觸或處理鵪鶉而受感染。他指不同家禽帶有不同禽流感病毒,若在街市被放在一起,容易令不同病毒基因洗牌,變成新病毒。本港多年前禁止街市檔出售鵪鶉,以免檔戶把雞及鵪鶉放在一起,令兩者身上的禽流感病毒混合變種。他又指,內地當局要進一步追查農場,及其他出現疫情的省市家禽有否帶病毒,加以撲殺,才能有效截斷病毒源頭。
此外,本港昨日至少有四宗死雀個案。昨早約7時有市民行經屯門湖翠路美樂花園,發現一隻死雀屍體。另外有市民昨早約10時,在屯門屯隆街時代廣場北翼發現雀屍。昨早約11時有市民在青山公路380號近環宇汽車大廈,發現一隻斑鳩屍體。全部死雀由漁護署人員到場撿走化驗。
《蘋果》記者
華東商販 偷殺活禽變冰鮮雞
【懶理禁令】
繼上海昨日全面禁止活禽交易後,江蘇省南京市亦步後塵,並嚴禁外來家禽進入,但兩地有商販不滿當局未講清賠償,也有人「偷雞」在檢查員來到前殺雞,令活雞變冰鮮雞。而發現鵪鶉帶病毒的浙江省杭州市,當局則撲殺有關商舖的活禽。
浙江省衞生廳昨宣佈,被驗出帶病毒鵪鶉來自杭州市上城區濱盛農副產品商行。正在杭州搶救的男患者姓楊(67歲),曾到上址購買並食用過鵪鶉。昨凌晨當局連夜殺禽,《蘋果》記者趕到時,相關雞檔已空,周邊留下白色消毒粉,街市另一雞檔則因沒生意而關門。楊某居住的三墩鎮,其居所附近的一街市,全部雞檔歇業,活家禽仍留在籠中用布蓋着。
「叫化雞」銷情跌一半
下令禁止活家禽交易後,上海市各道辦昨派員到菜市場監督撲殺留存雞檔的活家禽,並清洗消毒;有雞販冀停售期間能免除檔口租金及提供生活補貼。而市郊旅遊熱點七寶古鎮,有食肆趁街道辦巡查前,匆匆殺掉活雞,店主辯稱:「政府只說不准賣,沒說不准殺。」當地名產「叫化雞」銷情急跌一半以上,為令顧客放心,檔口前均擺放雞隻檢疫證明,聲稱均是來自蘇北的冰鮮雞。
南京亦禁止市中心三個家禽批發市場買賣活家禽,其中紫金山批發市場的商販稱,前晚收到通知自行宰殺,當局昨早到場將剩下逾千隻雞宰殺深埋。有傳當局口頭承諾按家禽價值賠一半,不少商販情願偷偷殺雞送冷庫。記者昨午到賣活鴨的建鄴批發市場時,大批工商、防疫、公安等正將鴨子入袋拿走,便衣阻止記者拍攝。有商販稱,昨天該市場處理千多隻鴨,賠償未明。
不遠的建鄴拓園住宅區,網傳10多隻麻雀由樹上掉下死亡,當局稱已將雀屍撿走化驗。該小區居民稱不敢下樓散步,經過現場也走快兩步。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