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一貫視賺錢為前進動力,但香港碩果僅存的本土品牌白花油(239),卻志不在快速擴張。主理家族企業27年、出任公司執行董事的顏福偉,用「to be better, not to be bigger」闡述經營理念,只想「綠色」守業,毋須設增長指標。
記者:李芳芳 攝影:黃偉傑
白花油是本港家傳戶曉、有86年歷史的老牌藥廠,但與其他公司要做大做強自有品牌的觀念截然不同,承繼父業的第二代顏福偉則相信「better is better than bigger(做好勝過做大)」。「公司要做大啲,係好大壓力,發展就唔顧得咁多環保因素,但要做好啲,就會考慮所有發展一定係要限制製造最少垃圾,呢個方向就可以有好多進步空間;只要自然健康增長,我唔介意佢boutique(小店)咁㗎。」
為環保 放棄參加工展會
顏福偉舉例,白花油包裝用的透明膠袋,須用經檢驗證實的可生物降解材料。「佛教徒相信因果定律,公司只要做多啲善業,積多啲福,產品嘅壽命就可以拉長,如果冇呢啲概念,為搵錢就搵最方便同最就手嘅(包裝紙)。」他指出,近年之所以停止參與工展會,就是因為一個月展期製造很多垃圾和光污染,「六日都清唔晒,但做年宵攤位,一晚就清晒,啲竹棚仲會重用。」
雖然白花油在世界五大洲都設有行銷網點,但每年逾1億元的營業額中,超過五成都來自本港市場,其次是菲律賓,其餘較為零星,如泰國每年收入僅百多萬元。主力拓展業務的顏福偉說,現有市場仍有很大增長空間,如可打進馬來西亞和加拿大的主流市場。去年又進入緬甸,現時正做韓國藥品註冊,所以暫不考慮推新產品。
在他看來,公司只會透過收購發展壯大,白花油一直有意合併下游的分銷網絡。「成日摟人畀我哋入股公司,有傾過㗎,但對方係私人家族企業,傾到最後唔願意賣。如果自行開拓就即係創業,要請銷售隊伍等等,not for my age(唔係我個年紀可做)」,他哈哈大笑着說。
家人紛爭未了 望做到80歲
白花油創辦人顏玉瑩去世後,公開的三房後人出現激烈爭產。為制衡各房權益,後人1991年將藥廠上市,各房分佔股份。白花油現時市值近7億元,貼近歷史高位,每年有穩定派息,近年逾4厘。不過,股東紛爭始終是中長期隱憂,去年曾鬧出二房告三房的台灣商標使用權。顏福偉未有談及太多,只嘆息「仲爭緊,沒完沒了燒銀紙,好多嘢搞緊,香港都有嘢整緊。」
公司一直由大房長孫顏為善任主席,加上來自二房的顏福偉主理董事會。對白花油的長遠管治,他坦言,各房人之間並無一個溝通好的協議,不排除董事會成員未來出現變化,「我唔知邊個係幕後最大老細,各個股東用名義持股,買賣股份睇唔到㗎。」顏為善今年已67歲,但顏福偉說,他暫未有退休意向及考慮接班人問題,「我都希望做到80歲,主席個仔,即我姪孫都有加入公司。但未必一定要姓顏嘅人嚟管,佢升唔升到上去係能力問題,要大部份股東都接受。」
人手入油 快過機器
【話你知】
白花油自1950年在香港設廠後,屬少數沒有搬離香港的本土企業,幾乎所有白花油生產都在柴灣自有廠房內完成。大廈整層單位內充斥濃濃的白花油味,走近地下電梯已可聞到。白花油生產工序不太複雜,佔用面積不算大。但從溶解、溝油、入油、上蓋、包裝到品質檢定,廠房內每個工序之間都嚴格間開。工人要徹底洗手消毒,穿着包裹全身的衞生衣,佩戴口罩,進出每個房間有明確關門順序。由於機器自動入油的速度反而不及人手,一直需要兩者兼行趕工。
顏福偉(Stephen)簡歷
年 齡:52歲
雅 名:白花油王子
學 歷:英國羅浮堡大學食物工程學學士
現 職:白花油國際(239)執行董事
背 景:白花油藥廠創辦人顏玉瑩的二房長子
人生歷程
1984年:出任大昌行技術顧問
1986年:加入白花油藥廠
1986年:組成「川鳴樂隊」,其後出碟《願你知》
2004年:主力為白花油唱廣告歌兼演出
2005年:升任白花油國際行政總裁
2007年:主唱廣告歌《愛多80年》爆紅,打入無綫電視勁歌金榜
2007年:在葵青劇院開個人演唱會,並首次公開同性戀傾向
2007年:因涉嫌非禮的士司機被捕,其後裁定罪成,被判執行社會服務令
2008年:辭去白花油國際行政總裁一職
2013年:推出唱片《音樂再循環3》,為聯合國難民署籌款
出過十唱片 蝕錢收場
「冇錢點唱歌」
【燒錢遊戲】
早年為白花油唱過多首廣告歌而為人熟識的顏福偉,近年轉為慈善出碟。今年新歌是為敍利亞難民籌款,網民點擊一個讚好,他便捐10元給聯合國難民署,上限5萬元,但做法惹來網民抨擊。他接受訪問時主動回應說,因災難未得到本港社會關注,「我想通過歌聲帶個訊息畀公眾知道,嗌出來就要使錢,好多人知道之後會再捐,好過我直接捐款。」
顏福偉透露,近年製作每隻唱片,通常印1,000張要30萬元,再加網上和年宵做廣告共花逾百萬元。從1987年至今出過10隻唱片都賺不到錢,他不諱言,有幸身為富二代才能實現歌星夢,「梗係啦,冇錢點唱歌啊……最新呢首《活着是什麼》,全部都要買時間去播㗎,幾個套餐幾十萬㗎。紅到《愛多80年》咁,講緊幾百萬廣告費,冇錢點捧得紅一個普通歌星?冇可能!除非你好似江南style咁好運……」
這幾年常被邀到大學開騷,他謂現在最享受做歌星,「瘋狂到扯我落台咁滯,如果我做全職歌星,一定有經理人肯簽我。」但他都有出騷條款,本地商業機構要捐款至少5,000元唱一首歌,到內地登台則要跳到每首數萬元,學生都要捐錢,「有經理人肯抽少啲佣做,我先考慮做多啲。」
九成遺產贈25慈善團體
除愛唱歌籌款,他指自己每年透過信用卡過數捐款,在個人報稅時顯示有幾十萬元,另又訂做棉被和冷帽等送給獨居老人。相較他每年收700萬元薪酬加股息,上述捐款雖是零頭,但他在30多歲已訂立遺囑,九成遺產會捐給25間慈善團體,當中單計白花油持股及北角物業價值逾9,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