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定拒人幣加快國際化

余永定拒人幣加快國際化

【本報訊】人民銀行前貨幣政策委員余永定對於人民幣國際化持保守態度,不贊成為資本賬開放設下時間表,「若2020年中國資本賬要全面自由開放,我會叫停!」不過,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認為人民幣國際化是無可避免,乃自然發展。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余永定昨日在「新經濟.新思維」論壇上稱,現時世界局勢多變,日本近日又進一步加大量寬力度,除了會推高日股和當地房產市場外,亦會令日圓滙率下跌,利息下滑,無疑會引發新一輪日圓套息活動(carry trade),部份熱錢或會流入香港;而內地經濟結構調整亦面臨不少挑戰,內地金融體系改革、處理地下融資、影子銀行以至地方政府負債高等問題,均有待解決,因此他建議人民幣國際化以至資本賬開放要審時度勢,以漸進方式進行,就每一項資本賬作分析決定。

陳德霖:無可避免

97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他認為港元就是因未有成為國際貨幣,想沽空港元的大鱷也要來香港借錢,結果被港府將利息抽高至300厘,才能成功擊退大鱷。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於同一場合則指出, 隨着人民幣邁向國際化,將會成為境外個人投資者作為資產配置的其中一項選擇,投資於人民幣產品,尤其是當市場對人民幣前景看漲,情況就如英鎊和瑞士法郎一樣,這將是自然發展走勢。
另數年前內地經濟學者曾探討在區內成立亞洲元,不過余永定表示,現時中國與日本關係形勢,加上歐元區出現債務危機,反映區內若只有共同貨幣而沒有共同財政,缺乏強烈政治支持,將面對不少難題,故有關探討已暫停。至於早年人行行長周小川曾建議,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持別提款權(SDR)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由於未得到中央政府支持,有關建議亦遭擱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