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力】
近日多了政府公益廣告推廣調解,訪問報道和廣告也增加了,市面流傳調解員時薪高達3,000元。我們舉辦調解講座時,席上不少想轉行的人,他們不大理會調解優點、過程、技巧,只着重修讀40小時課程後有沒有人找他做調解,有沒有個案,掛了單在哪個機構最化算。
事實上,市面約有30個調解課程,修畢課程學員有約10多個評核考試去選擇,因為到現時香港仍沒有統一調解員課程,沒有中央評核試,更沒有單一調解員名單。各機構各自辦課程,各自認證,各自轉介服務。
條例實施加強保密
調解業界在年前政府諮詢調解條例草案時,普遍支持一個法定認證機構,希望透過政府的監管,可以提升服務,保障市民。調解條例在今年初實施,保障了保密,但並不包括調解員訓練和評核。
一直以來,業界並未討論過單一機構的組成和運作,它應該如何釐定考評標準,如何確保其他調解機構參與,如何保障市民。為達致調解普及化和專業化,我們希望以上問題能盡快和深入討論。討論的過程也有助推廣調解,讓市民更認識調解,讓有志推動社區和諧的人不只為3,000元時薪而努力;其實,現時仍有調解員不收分毫為人調解爭議。
撰文:香港調解聯盟副會長繆少群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