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急症的第三天,遵醫囑回醫院覆診。這天不是假日,普通門診開放,門診室坐滿了候診的病人。台灣人看病用健保,病人自行支付的費用,急症掛號費差不多是普通掛號費的四倍,所以,我們去的那間醫院,看急症的病人不多,急症室悠閑、冷清、舒適,普通掛號病人就相當多了,但這種多,當然不能與香港政府醫院同日而語。醫院指示清晰,我們雖是遊客,亦不覺徬徨。
掛號後,拿着號碼紙,去耳鼻喉專科醫生門外等候,醫生房門外,有正在看症的病人的號碼顯示,讓候診病人知道大致須等多久。另有一串號碼,是過號的,斷斷續續插入後面的候診病人之中。這次由掛號到候診到看症到付費離開醫院,我們全程用了一個小時,所費時間大約是看急症的兩倍,但是跟香港的政府醫院相比,仍然相當迅速。我在香港陪跌傷腿的朋友看過急症,由掛號到見到醫生,足足花了三個半小時。換一個角度說,香港醫生的工作極繁重,在政府醫院工作,絕對是超負荷運作。
這次覆診,花了597台幣,包括掛號費、檢查費及診治費。港幣一百多,可以在台灣看到專科醫生,而在香港看專科醫生,最低消費五百港幣起。我們不是台灣人,沒有健保,費用自理,仍覺台灣醫院的收費相當誘人,且過程輕鬆。要是去別的國家看同一個病,費用恐怕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