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解碼:有雜質的蒸餾水

國策解碼:有雜質的蒸餾水

「A股清如蒸餾水,西方市場是渾水」,聞所未聞的論調,居然是出自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的網誌。究竟A股清不清?問問內地逾億散戶,幾可肯定是反對居多,即使小加想法沒有謬誤,但他單以監管角度出發,忽略A股「陀衰家」實為企業管治不濟的一眾上市企業,態度卻嫌偏頗。
本身來自內地的小加話,其實中國市場擁有完全透明的交易及結算模式,不落後兼難見到舞弊情況,不過就因此失去創新動力;相反,西方水濁養肥不少池底魚,但亦引發了金融危機。姑勿論監管透明度與市場創新是否存在關係,惟單看內銀目前面對的理財產品及地方債務風險,中國的危機實不遜西方。小加所指的監管透明,則更值得商榷,單看中證監近年要積極清掃「老鼠倉」的行動,便可說明監管仍未透明得可以有效防止內幕交易。

中證監本身已不透明

更何況,掌管A股市場監管的中證監,本身已經很不透明。中證監前主席郭樹清離任的原因,至今仍是個謎,惟早前傳出他因為「券商加槓桿」的改革與中央意向背馳,加上停發新股惹來強勢國企不滿並向中央「告狀」,因而被拉下馬。事實上,市場早已揣測郭樹清下台是由於得罪利益集團,反映內地國企的勢力,隨時凌駕監管者之上,那麼監管是否具透明度,意義已經不大了。
內地市場早前開放港澳台居於內地的市民投資A股,反應冷淡,市場一致口吻是,內地企業管治難令市場放心,誰會買?A股市場究竟是由監管機構監察,抑或由大型國企操縱,連散戶也知道的事情,小加卻以蒸餾水形容,若非太天真太儍,就是太盲目崇拜了。

記者:林靜
本欄逢周二至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