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多病痛 弟同患龐貝氏症<br>傷殘碩士嘆搵工難

父母多病痛 弟同患龐貝氏症
傷殘碩士嘆搵工難

【特寫】
「寄咗百幾封求職信都冇下文,好失望。」平凡的一份工,對於擁有碩士學歷的龐貝氏症患者賴凱詠而言,竟是難如登天的奢望。為達成兒子自力更生的願望,多病纏身的賴父賴母(約60歲)無懼長途跋涉,推着凱詠的輪椅,一步步踏上崎嶇的搵工路,賴父說:「供佢讀咁多書,唔望佢養番我哋,做到佢想做嘅嘢就夠。」肺腑之言道盡傷殘人士父母的心聲。
記者:林賽香

賴凱詠(28歲)與弟弟家衞(23歲)自小受罕見的龐貝氏症折騰,凱詠13歲病發,病情較嚴重,肌肉逐漸萎縮,現要使用呼吸機及輪椅代步,好不容易考上嶺南大學讀中文文學碩士,惟因肺功能衰退至只剩3%,一度徘徊生死邊緣。幾經社會各界爭取,3年前,賴氏兄弟終獲醫管局資助每年共400萬元使用新藥,凱詠的碩士夢得以延續。

不希望做社會包袱

藥費有了着落後,深信知識能改變命運的凱詠加倍努力求學,「希望畢業後搵份工自力更生,唔使做社會包袱」。患有心臟病及糖尿病的賴母愛子深切,每日熬7、8小時來回車程,陪凱詠由油塘的住所到屯門上大學。一年前凱詠終披上碩士袍,為多災多難的賴家帶來點點欣喜。
然而一年過去,凱詠寄出百多封求職信,應徵公務員、客戶服務或與文字工作有關的職位,只換來十次面試機會,患肝病的賴父不怕艱辛陪同面試,但每次均落空。「勞工處職員坦白同我講,要父母陪返工,佢哋唔係職員,僱主擔心機密文件外洩,又驚萬一我有乜嘢意外,公司要負責任。」
眼見同班碩士同學逐一找到工作,凱詠十分失望,「就算成績差過我,都喺私人機構或者政府做,我就冇人請」,現惟有在家寫稿賺稿費,補貼生活及償還10萬元的學費貸款。
正在理大讀社會政策行政學士課程的家衞稱,哥哥只是活動能力受阻,思維絕對沒問題,慨嘆社會人士不給予機會:「留喺屋企寫稿儲唔到工作經驗,佢好想做一份全職,但連政府都唔請,你叫佢點搵工?」
凱詠的友人Dicky則較好運,6年前獲聘為合約公務員,27歲的他中五畢業,有輕微行動不便。他稱,政府雖有聘用殘疾人士,但絕少是輪椅人士,「嚴重傷殘嘅公務員多數喺港英時代開始做,好少我呢啲後生仔,我算幸運」。
曾任政務官的失明人協進會會長莊陳有指出,政府於80、90年代聘請首批傷殘公務員,「回歸後一度凍結招聘,𠵱家請番,但原有嘅傷殘公務員好少退休,政府又冇增加2%配額,所以呢幾年請少咗傷殘人士」。他認為政府應增加配額,平機會也應檢視政府的招聘程序,讓合資格的傷殘人士更容易加入政府。

凱詠好學不倦,去年在嶺南大學取得中文文學碩士。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