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阿根廷籍保安員(46歲),涉將液化可卡因毒品滲入棉被及衣服中,並真空包裝圖辟味置於行李箱內,他前日由巴西乘飛機抵港時,因提取行李時手持已關手機假扮聽電話,被醒目海關人員識破,在其行李內撿獲8.4公斤可卡因,總值871萬港元,成為本港歷來最大宗航空旅客運毒案件。
記者:譚健文
涉案男子被控一項販毒罪名,今日在荃灣裁判法院提堂。海關航空旅客及停機坪課監督顏慶璋指出,海關於上月28日採用新式電腦系統,主要分析來自南美區的航班,終發現有關目標航班並進行密切監視。
前日下午,該男子由巴西聖保羅經多哈乘搭目標航班抵港後,海關人員在提取行李區見事主手持一部已關機的手機假裝聽電話,當他拖着行李箱混在旅行團準備經綠色通道入境時,被關員搜查行李。
掃描器即驗出可卡因
關員打開行李箱後,見箱內有兩張有阿根廷甲組球隊小保加標誌的棉被及兩件厚身衣服,全被真空密實包裝在膠袋內,拉開膠袋拉鏈即有一陣濃烈酸味撲出。海員即將疑人拘捕,事後經離子掃描器,證實有關衣服及棉被都含有可卡因。
顏慶璋指出,今次是首次發現有人用密實包裝衣物販毒,因棉未被完全乾透,傳出陣陣酸味。他相信毒販將可卡因液化後滲入棉被及衣服中再風乾,在成功偷運入境後再加入酒精溶解出可卡因。涉案毒販趁長假期,由阿根廷出發,花近40小時長途巴士抵達巴西聖保羅,再搭乘飛機經多哈來港。
今次是本年第二宗同類案件,2月初海關於49歲南美裔男子行李內,撿獲6.6 公斤可卡因,約值773萬港元,毒販涉將液化可卡因滲入海綿再藏於衣服及塑膠地毯之內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