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接獲家長友好求助,說八歲的女兒新近學會了講大話,事無大小都謊話連篇,罵當然罵過,道理也講了不少,可惜大小姐依然故我,令人頭痛非常。我想起了四、五年前往台灣公幹,公餘時逛誠品買下的那本《謊話蟲》。那年我家小悠也是七、八歲吧,大話說得出神入化,有時真假難辨的程度,連她自己也分不清,往往以假當真,感覺相當超現實。
《謊話蟲》的主角小餅乾因為考試考不好,怕被爸媽責罵而選擇以說謊逃避,豈料大話一出口,口中便跳出一隻謊話蟲,這蟲最愛亂咬家具,最可恨是怎也打不死。為了掩飾之前的謊言,小餅乾大話一個接一個,結果一屋是蟲,最終惟有高聲認錯才成功令謊話蟲消失。故事固然寫得相當生動,但對於正努力滅蟲的家長,這滿屋的臭蟲可一點也不有趣,而且相當討厭。
關於我家的謊話蟲,緣起也是功課。那時我常要返夜班,每天傍晚都會以電話遙控家中事務,每次問小悠功課做了沒有,她都喜孜孜地告訴我早做完了;這是第一個大話。回家後發覺功課原封不動地留在書包內,她就一臉委屈的表示,以為我說的是英文功課,英文功課的確做了,未做的是中文功課;這是第二個大話。久而久之,有時一些很微不足道的小事,譬如「沖咗涼未?」她都會隨口敷衍。「點解妳連咁小嘅事都要講大話?」我當然是怒不可遏。「我唔知,我真係以為自己已經沖咗涼。」我相信這個不是大話,是她習慣成自然,連自己也被自己騙了。
情況相當令人困擾,我也變得有點歇斯底里,每天回家都忙於尋找大小事情的真相。試過求助於心理學家,理論一大堆,可惜都無助於殺滅謊話蟲。實戰經驗告訴我,打罵是無補於事的,惟有苦口婆心地不斷勸解,經過大約兩三年的互相折磨,隨小悠年歲漸長,加上我的淚眼攻勢,情況才逐漸受控。
趁着撰寫這篇文章,訪問了當年讓我天天暴跳如雷的小餅乾。
問:果時妳點解成日講大話?
答:因為唔想你嬲囉。
問:我發現你講大話咪仲嬲。
答:咁……好多時我講咗你都唔知啫。(加一個鬼臉)
根據當事人憶述,平均而言,大約七成大話是成功過關的,區區三成的失敗比率,她覺得值博率很高。(據我的心理學家朋友所言,很會說謊的孩子,通常是比較聰明的。噢!!!)
問:後來點解又唔再講?
答:因為你每次發現我講大話就走入房喊,我覺得好得人驚,仲驚過你鬧我。
問:作為一個曾經不斷講大話嘅小朋友,可唔可以講幾句你嘅睇法?
答:我覺得講大話就好似我嘅濕疹咁,好痕好想抓,抓了覺得好舒服,但原來越抓就會越嚴重。大話講咗一次,之後就好難唔講,所以最好都係忍住唔好講、唔好抓。
如此精闢的比喻,非過來人真是難以聯想得出。誰人沒有說過大話?老實說,小悠現在也非百分百誠實的人,只是講大話的技巧已大幅改善,譬如懂得「射歪」,隱瞞部份事實,她認為便不算是謊話。人與人的相處貴乎互有進退,與其不設實際地要求她做完人,倒不如自己退一步,學習如何去理解女兒的說話。現今做阿媽真是甚艱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