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實施限奶令引起各界反響,藥房抱怨生意大受打擊,藥房商會為自救與美素佳兒及美贊臣等七大奶粉商達成協議,日後將在合約訂明,每牌子每個型號奶粉需各預留一打於店內作儲備,只限已加入媽媽會的本地家長購買,保證有奶粉;雙方現正撰寫交予食物及衞生局的計劃書,冀當局盡快撤銷限奶令。
水客生意不減反增
限奶令實施逾月以來,本港市面奶粉供應雖回復正常,但水貨客針對限奶令又有新招。北區水貨客關注組發言人梁金成表示,關注組發現近日上水站外每日全天候都有10多名疑似從事走水貨人士,以平均每罐可賺20元人民幣來利誘前往羅湖過關的港人或自由行旅客,每人帶兩罐奶粉過關。
關注組曾到羅湖口岸觀察,發現這些協助帶奶粉的港人或旅客,都會將奶粉交予指定收貨點。他們又發現,每日每逢早上6至7時及晚上7時後的過關人潮高峯,都有大量過關人士專程到上水站附近藥房或超市購買兩罐奶粉,並於到達羅湖口岸後,轉售予於口岸廣場上的收貨檔口。
梁質疑水貨客變陣使限奶令形同虛設。關注組上月以網上問卷向235名市民進行調查,發現近六成受訪者認為,實施限奶令後東鐵線車廂、車站秩序,尤其是月台分貨活動問題並無顯著改善,甚至較以往輕微惡化,反映港鐵巡查不力,水貨客現時更改帶其他日用品或衞生用品例如尿片等。
港九藥房總商會理事長劉愛國也指,有北區藥房受惠於水貨客上述招數,限奶令後生意不減反增。劉另指,藥房一般每周會各牌子入貨14箱(每箱12罐),商會前日與奶粉商開會後,協議日後在合約上訂明,每間藥房每周各牌子要預留四箱貨予港人,當中每個型號需各有一打,其餘奶粉存貨則可自由出售。雙方正撰寫計劃書提交食衞局,只要局方接受,便會落實,藉此推動政府撤銷限奶令。
立法會議員范國威認為,上述水貨客新招數令問題惡化成「人人走水貨」,他促請政府加設奶粉離境稅,加重水貨客成本,才能有效打擊走水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