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懼毒蛇咬野豬撞 尋遺物慰烈士家屬<br>業餘二戰考古隊 填補香港歷史空白

毋懼毒蛇咬野豬撞 尋遺物慰烈士家屬
業餘二戰考古隊 填補香港歷史空白

【本報訊】香港從日軍佔領中光復至今68年,當年為港捐軀的盟軍戰士,部份至今仍然下落不明。歷史不能被遺忘,一批軍事迷的洋人組成「二戰考古隊」,冒着毒蛇咬、野豬撞的危險,深入本港榛莽深山的昔日戰場,尋找失落盟軍的遺物,讓寂寂長埋黃土的戰士,從自身的遺物中帶給家屬一點慰藉,也填補一段歷史空白。
記者:馮樂琳 周子惇

時間回到1945年1月16日,香港上空戰雲密佈,在地面日軍猛烈炮火下,美軍損失18架戰機,14名機師和15名機員罹難,這些犧牲性命、保衞香港的戰士,今天只是歷史的一小段資料,但對他們家屬來說,卻是椎心泣血、與至親天人永隔的不幸。

二戰考古隊兩名成員Martin(後)和Craig幾乎每個周末都到山上,希望找到更多戰爭遺物,揭開更多故事。
周子惇攝

鏈墜證機員來自紐約

英籍二戰迷Craig Mitchell發揮人道主義精神,與一批軍事迷組成二戰考古隊,找尋在港戰死的美軍遺物歸還其後人。前年11月,他和隊員在柴灣大潭篤水塘山頭發現一塊40厘米生銹鐵片,從上面螺絲的數字查出是來自二次大戰的戰機,花了一年半發現一個埋在大潭山頭68年的代幣,代幣只有港幣一毫子大小,中間刻有「PRT」(Philadelphia Rapid Transit,費城快運),外圍有費城的英文字樣,最特別是上面有個小小鏈扣,整理資料後初步確認其主人,也揭開一個歷史書沒有記載的血肉故事。
「官方資料顯示,當日兩架美軍轟炸機為避日軍炮火相撞,墜落大潭一帶,在大潭篤水塘找到的2,000磅炸彈和鏈墜等碎片,應該來自其中之一。」Craig續說:「根據目擊者報告,兩機相撞後仍能短暫飛行,也見不到機員跳傘逃生,加上我們在附近另一個山頭找到的機門,從門柄橫向(即關上)推測,機員沒有逃生應為事實,估計他們不欲載有重型炸彈的戰機失控墜落,傷及無辜村民。」
在大潭篤水塘找到的鏈墜,團隊推測來自24歲的駕駛員Richard Scobell,「兩架機共6名機員,家鄉位於紐約州羅徹斯特(Rochester, New York)的他最接近費城,代幣一定極具意義,否則不會掛在頸項」。Craig更說,機師來港前,在菲律賓和台灣的戰役大難不死,最終在港遇上撞機。

美軍TBM3轟炸機曾於大潭失事,考古隊花了年半時間找出數十件殘骸(下圖);上圖為同類型轟炸機1945年飛越香港上空。

上月中,他們在大潭篤水塘山頭,發現七枚戰時炸彈,包括一枚2,000磅空投炸彈,發現炸彈後四天,記者隨團隊重返現場,氣喘上山之際,Craig不忘提醒說:「試想像當年士兵裝備更重,行動要更快,更要攀上更高的山上。」

Toby(左)、Craig(中)和Martin分別是公司董事、老闆和教師,已研究二戰歷史十多年。

大潭撞機事件中,美軍用的飛行儀表器。

一毫子般大小的舊美國巴士代幣。

帶備唐狗防蛇藥搜索

當教師的隊員Martin Dewick嚴肅地說:「我們踏過的土地是一片打過仗,死過很多人的地方,應給予一份尊敬。」兩人到達目的地分頭用金屬探測器搜索,「咇……咇……」聲此起彼落,響聲越急,碎片越近。確認位置後,他們用螺絲批掘起泥土,找出意義不大的破碎彈殼、鐵片、軍人裝備鐵扣,但都無法透露身份。
每塊碎片得來不易,加上滿滿十多個大文件夾的資料,才有今天的一點發現,但行動時間不多,「軍人的子女已是祖父母,行動分秒必爭,希望盡快重組歷史」。除了時間是他們最大敵人外,山上毒蛇野豬也危及他們搜索,隊員Toby指,部份毒蛇更能一口奪命,他們都帶備神秘的防蛇藥,並在褲管內貼上鐵片,就算被蛇咬也不怕入肉,有時更會帶上Craig的唐狗驅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