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
追求在能源方面能夠自給自足,不單是日本的期望,近年美國為減少對海外石油的依賴,亦積極研發潔淨能源。其中頁岩氣的發展最為搶眼,技術創新令開採難度及成本大大降低,並且令天然氣價格下跌,更帶動國內製造業發展。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EIA)數據顯示,美國是繼中國之後,為第二大頁岩氣儲備國家。而據國際能源機構(IEA)預期,美國將於2020年可超越沙地阿拉伯及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燃油生產國。
隨着開採方法的突破性發展,頁岩氣佔美國天然氣供應的比例,由2000年的1%,增加至現時約30%,分析預期到2030年有關比率更將增加至一半。
可創造百萬個職位
頁岩氣供應增加,令天然氣價格由08年6月的高位每100萬英熱(BTU)10.410美元,下跌至本周二的每100萬英熱3.966美元。天然氣格價下跌,吸引國內外依賴天然氣的化學企業在美國投資,例如陶氏化學集團及法國的Vallourec等。電價亦跟隨下跌,帶動需要能源的鋁、鋼及玻璃行業,製造塑膠等產品的石化企業亦受惠。羅兵咸永道估計,2025年頁岩氣的改革可為美國製造業帶來100萬個職位,並助業界每年節省116億美元的開支。
美國天然氣生產大增,亦打擊當地石油需求,拖累紐約期油價格。倫敦布蘭特期油在08年底觸底回升,兩度升穿每桶120美元水平,但紐約期油僅於2011年4月升至最高每桶113.93美元,去年5月初至今從未回升至100美元以上,兩者差價逐步擴大。
本周二布蘭特期油收報每桶109.80美元,紐約期油報每桶96.57美元,差價逾13美元。
由於天然氣價格低,令生產商利潤減少,影響該等公司的財政。如美國第二大頁岩氣公司Chesapeake Energy,便需要出售資產以籌集資金。有部份公司減少生產天然氣,轉投油、氣一同生產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