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綜援制度屢被批未能充份照顧基層需要,尤其對學童課外活動津貼相當不足,負擔不起興趣班高昂收費的基層學童被迫「輸在起跑線」。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調查發現,全部受訪綜援家庭均不滿意現行的兒童綜援水平,因未能應付學童每月開支,期望政府提升標準金額及額外提供每月200元課外活動津貼。
關綜聯訪問了228位有一名或以上學童的綜援家庭,全部受訪者均不滿意兒童綜援金額。學童每月平均開支約2,300元,膳食開支扣除在校午膳仍佔最多,平均逾1,310元。
以單親家庭兒童2,060元綜援金計算,根本不能應付生活開銷,綜援家庭惟有動用儲蓄及壓縮消費。近八成受訪者認為兒童綜援最少要增加400元。
扼殺子女天份
九成半受訪者指兒童綜援的特別津貼無法填補支出,其中膳食津貼每月僅245元,但大部份學童在校訂購午餐飯盒均需300元至400元。加上沒課外活動津貼,即使子女有天份,也因經濟困難被迫放棄。九成半人促社署每月額外提供200元資助基層學童參與課外活動。
單親媽媽阿文與6歲女兒相依為命,靠約4,000元綜援金過活,雖然數月前成功上樓,但物價騰飛下仍捉襟見肘。女兒成績欠佳,她付不起補習費。女兒想學鋼琴,她也只能儲錢買下300元玩具琴讓女兒「過手癮」。
關綜聯組織幹事李彥豪批評綜援制度過時,促政府盡快展開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