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行「最簡的中國簡史」,不單學生應溫習,老師也要挑戰一下,看你能否全部看懂。
所謂「最簡的中國簡史」,就是把由神話時代開始的歷史人物,每人只說一句話,卻要道出了人物的特色和時代背景。譬如:
「盤古說:我開;女媧說:我補;共工說:我撞」,盤古的「開」便是他「開天闢地」的傳說,女媧的「補」便是「女媧煉石補青天」的故事。共工的「撞」便是「共工怒觸不周之山」。
你大概懂這個遊戲怎麼玩了吧?你要知道歷史人物的名字,還要對背景有一定認識,你才能領會他的「對白」。
譬如,「黃帝說:我們做什麼;堯說:我讓;舜說:我也讓;禹說:咱爺們怎麼辦?啟說:讓他們球!」
其實就是簡單說了黃帝統一各部落後,權位的繼承方式。堯舜的「讓」就是歷史中的「禪讓」;禹的「咱爺們」,就是說大禹得天下後,沒有遵從「禪讓」,卻把位置傳給了兒子「啟」,所以才有「啟」的「讓他們球」!
從此中華便是家天下制度。
要懂點歷史典故,譬如「始皇說:我修;姜女說:我哭;陳勝說:有種;項羽說:我舉;劉邦說:我斬」,始皇姜女易懂,「修」長城和「哭」倒長城。
項羽的「舉」,指的「項羽長八尺餘,力能扛鼎」的典故。劉邦的「斬」難倒不少人,指「高祖斬白蛇起義」的故事。
寫簡史的朋友,一直寫到毛澤東,應該說甚麼才能表示這位毛主席的功過?
網上版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你不能說他錯,但這只是功;我以為應該寫:「毛澤東:我鬥」。與人鬥其樂無窮嘛。當然,網上寫到毛澤東便不敢再寫,歷史果然不宜寫得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