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測體溫 13%發燒病人走甩

邊境測體溫 13%發燒病人走甩

奪命禽流感病毒在國內有蔓延之勢,港府昨跨部門與專家舉行會議後,提出加強口岸防疫及抽樣要求旅客進一步探測體溫等措施。但最新研究顯示,邊境口岸現時使用的紅外線體溫探測儀(簡稱IRT),量度體溫時會有13%發燒病人被走漏眼。立法會議員認為,政府必須有策略部署,一旦疫情持續擴散,應暫停內地旅客來港,防範疫症傳入。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梁挺雄表示,已向醫生發信,提醒必須呈報懷疑感染H7N9個案,需要時將病人留醫於最高規格的隔離病房,本港已取得病毒的基因排序,倘有懷疑個案可作比對,盡快確診。政府亦會加強邊境口岸防疫,並抽樣要求旅客量度體溫。
但最新一期《香港醫學雜誌》刊登的一項港大研究卻發現,口岸用作檢測旅客體溫的IRT,準確度有局限性。
港大內科學系教授張文勇指,研究是透過於瑪麗醫院急症室用IRT量度1,517名求診者體溫,再為這些病人用耳探或口探覆檢。結果,覆檢時證實發燒的113名病人中,IRT只揪出87%,換言之有13%發燒病人被走漏眼。

任何測試都有局限

梁回應時指,任何測試也有局限,「有做總好過冇做」,又指有關儀器應用前已測試,認為準確度達九成屬不錯。他稱,邊境旅客流量大,現時方法可避免過份滋擾旅客,有需要會要求旅客再進行準確度高的耳探。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認為,港府現階段應針對來自上海及江蘇等有確診個案地區的旅客,實施健康申報,並要有長遠策略,當疫情擴散至哪個階段,便要暫停所有內地旅客來港,「係咪再多10個人確診就停(旅客)呢?定係廣東省都有個案就一定要停呢?」
有辦華東團的東瀛遊執行董事禤國全表示,因上海、南京接連出現新型致命禽流感個案,近日報團往華東的人確有觀望情況,但未有要求退團,領隊已提醒客人注意衞生,如發現有團友出現感冒症狀,會提供及建議團友戴上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