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風雲】
【本報訊】貨櫃碼頭工潮今踏入第七天,罷工威力引發連鎖效應,零售商貨源漸見緊張,零食店阿信屋有18個櫃未能如期到貨、貨櫃車司機工作減少……,但國際貨櫃碼頭公司仍不肯跟工人談判。香港付貨人委員會罕有向會員發緊急通知,要做好「兩手準備」,考慮轉用深圳港口及本港其他貨櫃碼頭。貨主警告,問題倘延續多一個星期,或影響市民日常消費。
記者:陳健文 倪敏慧 韓耀庭
罷工不但令國際貨櫃碼頭公司每日損失500萬元。下星期踏入貨運業旺季,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昨表示,若罷工一直未解決,勢對香港出口構成影響。他指現時仍未到出口旺季,對廠家的影響暫時不大,但若果問題拖到本月下旬,將會構成較大影響。
付貨人委員會旗下共有15個團體會員,基本包攬所有香港出口團體,包括中華廠商聯合會、中華總商會、香港工業總會及香港總商會等。
該會執行總幹事何立基補充,工潮爆發首一兩日,會方已向會員發信要做好「兩手準備」。「我哋叫啲會員要留意個上落貨時間有冇受到影響,若情況好嚴重,就要考慮轉用深圳港口,又或者睇吓用現代貨櫃碼頭得唔得……不過好多船公司都係會同個別碼頭簽咗長約,唔係話轉就轉。」林補充,轉碼頭上落貨亦涉及更改信用狀條款,該會有特意提醒會員要留意。
碼頭工人連日罷工,威力波及零售行業。阿信屋主席林偉駿坦言,有18個主要來自日本的貨櫃,因罷工事件,未能如期於昨日運抵碼頭,「本來今日同聽日會拆呢批貨櫃,不過𠵱家批貨櫃要運番出海。」他表示,船公司承諾貨櫃會於本周六再抵港予其提貨。
櫃車司機收入銳減
他又指,雖然現時所有日本入口產品均未能提貨,但公司備有三星期存貨,料暫對公司運作影響不大。然而公司於下周一會再有22個日本貨櫃運抵該碼頭,他指出,「如一星期後問題仲未解決,我哋都會開始緊張。」記者近日發現,以往阿信屋大熱日本零食,近日於分店的確未見蹤影,影響陸續浮現。
有「糧油大王」之稱的香港罐頭出入總商會會長李廣林,亦承認有受到碼頭罷工事件影響,糧油及罐頭等都有延遲付運的情況。「𠵱家都未知要delay幾耐,等緊排隊,暫時影響就唔係好大嘅,商戶都有幾個星期存貨。如果事件真係持續落去,我哋咪可能喺深圳鹽田落貨,再經陸路運落嚟,運輸成本唔會多好多。」
旗下會員合共擁有900個「車頭」(貨櫃車)的香港物流商會,副主席黃兆華指,罷工事件開始對旗下會員構成影響:「正常嚟講,以前1日可以做兩轉(於碼頭上、落貨兩次),𠵱家要等成4至5個鐘先落到個櫃,1日只可以做到1轉,對司機生計影響好大。」他續稱,不希望事件再拖落去:「我都好同情啲碼頭工人,但大家都要食飯,好希望判頭可以快啲出嚟搞掂件事。」
「要冤有頭債有主!」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批評,和黃控制葵涌貨櫃碼頭最大營運商HIT,錢就佢賺晒,工潮源於工人受剝削,和黃係絕對有責任。他又指,和黃也應負上社會企業責任,「佢係可以,亦都有能力解決工潮」,可責成承判商處理,但和黃沒理會,「唔止對工人,對成個香港社會、供應物流鏈都要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