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醫院小發明大幫忙<br>洗肚病人減腹膜炎之苦

聯合醫院小發明大幫忙
洗肚病人減腹膜炎之苦

【本報訊】腎衰竭病人或因視力差、手震等問題,難以自行接駁洗腎喉管,增加細菌感染致腹膜炎風險。聯合醫院醫護研發一個腹膜透析(即洗肚)接駁儀器,輔助病人駁喉對位,減低感染風險。研究顯示該儀器具成效,病人可延長至46個月、即洗肚近4年才腹膜炎病發1次,減少承受併發症之苦。
記者:梁麗兒

該院內科及老人科副顧問醫生黃思豪表示,截至去年底公立醫院有8,542名腎衰竭病人洗腎,大部份人接受洗肚,以2011年數據顯示,有46%洗肚患者患糖尿病。
他指出,受病情影響,患者常見有眼矇、手震及手眼協調差等問題,尤其糖尿上眼患者,導致在家洗肚出問題,包括在接駁喉管、關上喉蓋過程中,因「對唔到位」,致喉管的喉嘴、喉蓋錯誤接觸其他位置,受細菌污染,增加腹膜炎風險。

接駁器助對位防感染

該部門與職業治療部近年開始,研發出一套如同膠托般的小型洗肚接駁儀器(又稱中接系統),方便病人洗肚前「聚焦、對位」接駁喉管,以及洗肚後關閉喉蓋,減低感染的風險。該院一級職業治療師潘嘉儀表示,院方2007年至10年,安排109名病人就該儀器進行研究,其中有44人因患糖尿病致視力差及手震,須靠儀器協助洗肚;另外65人無此問題列對照組。
分析指,使用儀器的一組病人,洗肚平均46個月、即近4年併發腹膜炎病發;無用儀器的對照組,洗肚平均39個月便病發。
過往資料指,公院洗肚病人平均會在36個月後併發腹膜炎,反映該儀器有成效。
該院會安排須在家洗肚的病人,先轉介職業治療師作評估,了解接駁喉管的能力,以及向病人提供相關訓練。
院方會免費派發該儀器,病人一般會獲發兩套儀器,由於為塑膠物料製造,儀器使用約一年後須更換。至今累積有超過90名病人曾使用,院方正與生產腹膜透析液(即洗肚水)的藥廠合作,上月已安排大量生產該儀器,稍後會免費派給所有洗肚的病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