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監打遏未合規理財產品<br>信行民行超標千億

中銀監打遏未合規理財產品
信行民行超標千億

【本報訊】內地銀行業截至去年底理財產品總值約7.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中銀監監管理財產品投資新要求,逾4.6萬億元產品須為銀行財務報表內資產,單計中信銀行(998)及民生銀行(1988),有約982億元要於年內納入表內資產,其投資會受限。巨額再次拖冧兩行股價,昨分別跌6.01%及4.15%。

記者:董曉沂

內銀股前景未明朗,其他中小行如招行(3968)及重農行(3618)亦難逃厄運,分別跌2.19%及3.61%。中銀監主席尚福林在《求是》雜誌上發表文章稱,要對金融創新加強監管,確保金融創新不會引發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並要防止「影子銀行」隱藏和擴大風險,防止風險藏匿轉移和相互傳染。

表外資產實為冇王管資產

上周中銀監發出通知,要求內銀投資於「非標準債權資產」(俗稱表外資產)的比例,不可超過理財產品總額的35%,或銀行總資產的4%。所謂表外資產,因在財務報表以外,故其實為「冇王管」資產。
以昨日跌得最傷的信行為例,該行管理層於分析員會議上稱,未合資格的理財產品約值1,515億元,佔總理財資金2,380億元64%而大幅超標,即有682億元超標,該行稱會盡快調整結構以達到監管要求。巴克萊資本中國銀行業研究主管顏湄之認為,要將相關資產撥入信行財務報表,對其資本亦只會扣減數十點子,但會影響信行的非利息收入。
招行(3968)副行長李浩昨稱,該行未合規的理財產品金額稍微超過監管,預計隨着部份資產到期,三至五個月內可符合中銀監要求。他重申,招行不需要為新規定作任何額外撥備。

股價跌主因資產質素轉壞

另一估計受影響較大的民行,據分析員引述民行管理層表示,未合格理財資產約300億元,但因其資產總值逾3.2萬億元,故其資產規模只須輕微增加已解決問題。該分析員稱,是次中央出手監管,力度未算太狠,因相關監管暗示內銀仍可發展理財業務,與以往收緊房貸及地方融資平台等一刀切不同。
市場人士認為,內銀只是管理內地理財產品的第一步。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表示,收緊理財產品監管變相令水源收緊,日後或令不少企業造成融資困難,惟相關額度難以估計。中國銀盛財富管理首席策略師郭家耀亦認同,新監管要求或令部份企業較難貸款,當中以內房最受影響,因不少內房均以信託貸款渠道集資,而信託貸款正是中銀監所稱的表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