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證券 勢成整治第二波

保險證券 勢成整治第二波

【拆局】
內地有不少不正常的理財產品充斥市場,銀行為求催谷盈利亦要力銷相關產品予投資者,中銀監上周宣佈收緊內地銀行理財產品的監管。分析估計,銀行業為整治理財產品的第一波,日後或會蔓延至其他行業,例如保險及證券業。

或增監管機構分擔責任

早前已有報道踢爆,內銀銷售理財產品有違規現象,當中更有知名銀行如建行(939)及華夏銀行等,分別出現回報與承諾不相稱甚至違約問題。內地傳媒曾指有地方政府出面調停,或由銀行負責及承擔投資損失。是次中銀監出招監管,有分析估計因監管當局不欲銀行業負上過多爆煲責任,日後或會有其他監管機構監管相關產品。
長期處於負利率(即通脹高於儲蓄利率)環境,內地投資者多為好「息」之徒,助長銀行業推出不少理財產品,將客戶存款轉至投資產品以賺取手續費。理財產品當中,有不少投資於「冇王管」的表外資產,由前海概念產品以至火腿基金均可見。內銀為相關公司促銷產品純為賺取費用,銀行為規避風險,會成立信託或資產管理公司等管理該批基金,因這些公司在財務報表外,故相關資產或投資被稱為表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