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端:<br>蘋果.騰訊.加多寶 - 丘亦生

金融雲端:
蘋果.騰訊.加多寶 - 丘亦生

三家企業,三個沒有關連的遭遇,卻都在訴說着內地營商環境的現況,二位一體的官方與國企,是如何透過搬龍門來助長國進民退,即使你是外資巨無霸、民企龍頭也無法倖免。
先是蘋果於3月中被中央電視台(CCTV)的節目狙擊,指iPhone和iPad的售後服務歧視內地人,央視今次顯然有備而來,因為同一時間,多位名人在微博上加入聲討,若非藝人何潤東在其狂插蘋果的微博上,不小心地外洩了一句註腳:「大概八點二十分發」,外界還以為是純粹深有同感的表現。

蘋果、騰訊及加多寶的遭遇,都訴說着在內地營商的慘況。

國家機器炮轟 蘋果跪低

央視炮轟後,蘋果低估嚴重性,竟以官腔回應,結果央視與《人民日報》連日大合奏,抨擊蘋果的姿態傲慢到無倫,最後出動到質檢總局,表示要加強監管。立場戰鬥格的《環球時報》也發表評論文章,直指蘋果與官方鬥永冇得贏。蘋果行政總裁庫克昨日終於跪低,發表道歉聲明,被《紐約時報》譏誚為公司推出新服務iKowtow。
外界對於蘋果今次中伏,眾說紛紜,有指是要報復美國政府針對中國的採購政策,也有指是要扶植幾家民族電訊品牌如中興(763)、華為的壯大。不過,若以為只有外國大品牌才會被國家機器盯上,也太輕率了。

微信興起 電訊商要收費

騰訊(700)旗下的微信,成功挑戰新浪微博地位,甚至成為內地的Whatsapp代用品,坐擁3億用戶,正正因為其受歡迎,卻被中移動(941)、聯通(762)及中電信(728)視為威脅,認為微信的普及,會拖垮他們的話音及SMS收入增長,所以要求向微信的使用收取額外費用,目前仍猶豫於究竟是向用戶直接徵費,還是直接向騰訊收取或要求分成。
我對於電訊商要收費的邏輯,不太明白,如果用量多便要收費,那麼Candy Crush因大受歡迎而引發大量訊息量,是否又要額外收費?最後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他們要收費,純粹因為他們能。
龍頭企業尚且要逆來順受,何況規模小得多的民企,在內地賣涼茶的加多寶集團,本月便要再與廣州藥業(874)在法庭上兵戎相見,事緣國企廣藥在取回王老吉的註冊商標後,再下一城,想告加多寶的紅罐包裝侵權。

加多寶鬥廣藥 連敗官司

王老吉是加多寶的港商創辦人陳鴻道於1995年租用來經營的品牌,花了18年悉心經營,將其打造成全國知名、年銷售額170億元人民幣的涼茶產品。不過,王老吉的品牌擁有權,輾轉落入廣藥手上,廣藥見產品成功,開始透過法律途徑宣告之前的商標使用權無效。雙方此後不斷打官司,大多由廣藥勝出。廣藥的副總經理倪依東向內地媒體《財新網》說,因為涉及國家利益,廣藥使用的律師是市政府指定的。甚至在官司勝訴後,廣州國資委也出席發佈會以示支持。
對於陳鴻道一手把品牌壯大的努力,倪依東更毫不掩飾地說了個譬喻:「廣藥收回王老吉,就和中國收回香港一樣,這是主權問題,英國人把香港管得再好,它也是屬於中國的,到期就要收回。」
這三個例子告訴我,在內地做生意,不時要面對這種「公我贏,字你輸」的挑戰,即使你正正經經競爭,成功熬出頭來,阿爺一聲國家利益優先,「莊家通吃」,輕則損兵折將,重則前功盡廢,難怪任你市場再龐大再吸引,也不時有外資拒絕再玩。我對於內地種種搵快錢罔顧商業道德的手段,彷彿多了一重理解。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