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衞生署接獲醫管局呈報,一名20歲男子因肚痛及肚瀉向註冊中醫師盧鞠英求診,並服用盧處方的數種藥丸及一種藥水後,出現頸部僵硬、不能控制舌頭及眼球向上震動危象等症狀,到急症室求診。署方於盧的診所發現多種懷疑是第I部毒藥及抗生素的藥物,但盧接受本報查詢時稱,藥丸和藥水均購自油麻地一間藥房。
盧鞠英本身於油麻地廣東道582至588號廣發商業大廈802室駐診。衞生署昨聯同警方於盧的診所進行調查,初步發現多種懷疑是第I部毒藥,包括一種標示為「甲氧氯普胺」,及抗生素的藥物。西藥甲氧氯普胺常用於舒緩噁心及嘔吐,其不良反應包括眼球震動危象(oculogyric crisis)。發言人稱,仍需調查多少病人被處方相關藥物,及後署方會就檢控事宜徵詢律政司意見,一經定罪,非法管有第I部毒藥及抗生素,最高罰則分別為罰款10萬元及監禁兩年,以及罰款3萬元及監禁一年。
盧接受本報查詢時則稱,該名男病人發病前無服用過該些藥物,「佢上到嚟已經反白眼,我即刻幫佢叫十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