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 <br>碼頭公司為何把工人逼入絕境! - 盧峯

蘋論︰ 
碼頭公司為何把工人逼入絕境! - 盧峯

滂沱大雨整天下個不停,已經連續第六天罷工的碼頭工人由於法院禁制令的原故被迫擠在碼頭外的道路繼續抗爭,受僱主、資方漠視輕視之餘,更備受冷風苦雨的欺凌。要是外判商及國際貨櫃碼頭公司繼續採取拖字訣,對工人的訴求不瞅不睬,甚至不願談判,碼頭工人的處境將會更惡劣,因此而染病倒下的機會將會大大增加。今次工潮最終如何解決當然得由勞資雙方協商,但是不管是外判商或實際營運碼頭的國際貨櫃碼頭公司都擺出一副狡賴及不聞不問的嘴臉,令事件擴大及升級。假若外判商及國際貨櫃碼頭公司再不改變態度,任由工潮拖延下去,貨櫃碼頭相關行業的勞資關係將會變得更對抗性,社會矛盾也將因此而不斷惡化。
首先應該看到,碼頭工人從開始罷工第一天就堅持和平抗爭路線,既沒有堵塞閘口或主要道路,也沒有用甚麼障礙物如貨車、機器製造路障,更沒有以激烈行動衝擊任何公司或辦事處。他們只是聚集在一起遊行及叫喊口號,要求公司談判而已。這樣有理有節及克制的行動充份說明工人只是希望爭取本身合理權益,只是希望討回工作的尊嚴,並不是在鬧事,更不是要令公司、碼頭蒙受損失。偏偏外判商及國際貨櫃碼頭卻不肯正面回應工人的訴求,只想把責任搞得含混不清,推來推去,令工潮陷入不進不退的膠着狀態。
事實上只要聽聽國際貨櫃碼頭公司負責人嚴磊輝的發言就可以清楚知道資方如何無賴卸責。這位先生昨天在電台一方面說願意聽取工人的想法與訴求,另一方面則堅持公司並非僱主,並非資方,不會跟工人談判,也不肯回應會否接納工人提出的加薪要求。可是誰都知道,外判商都是為國際貨櫃碼頭公司提供服務,工人的工作也跟公司有密切聯繫,只要公司願意承擔責任,牽頭處理雙方的爭議,外判商跟工人很快可以坐上談判桌上解決問題。現在,國際貨櫃碼頭公司卻擺出一副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態度,只想置身事外,任由工潮磨下去。這樣的做法不但是在推卸責任,實質上更是在損害整個碼頭航運業,是在打爛整個行業包括工人的飯碗!
至於國際貨櫃碼頭公司向法庭申請禁制令逼工人離開原來的罷工地點同樣無益無建設性。貨櫃碼頭向來是工人的工場,是香港的重要基建設施,工人以和平有序的方式在自己的工場採取抗議行動是天經地義的事,根本不是闖入私人地方或損害私人企業權益,國際貨櫃碼頭公司選擇向法院申請禁制令驅逐工人只能顯示它的倨傲與僵化,對平息紛爭根本毫無幫助。
外判商如「高寶」的表現同樣令人失望。工潮發生六天,聲援工人的團體及市民已一浪又一浪湧至,外判商卻始終不為所動,只懂威嚇解僱罷工工人,對他們提出的加薪要求不置一詞,又拒絕跟工會及工人代表談判。外判商迴避談判是希望找機會分化工人還是有其他策略外界不得而知,但不接觸不談判的做法肯定會毒化勞資雙方關係,肯定會打擊工人、公司的士氣,對公司及整個行業都有害無益。
工人只靠出賣自己的勞力及技術謀生,經常處於手停口停的困逼處境。今次碼頭工人冒「無得撈」的風險,冒着風雨繼續抗爭,為的只是透過談判爭取合理待遇,稍稍改善回歸以來不斷倒退的生活水平而已。他們的做法有甚麼錯呢?資產千億的財團怎麼連這樣卑微、合情合理的訴求也置諸不理呢?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