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多間自資院校去年趁雙班年超收學生、淪為學店,「自資高等教育聯盟」本月將公佈新運作指引,禁止院校以金錢利誘學生報讀,例如院校必須取錄後才可頒獎學金等;但對超收問題,指引只以建議形式,要求院校增加收生前,先獲校董會或學術監管機構批准。
新指引對院校收生的規範用字溫和,如列出財政及資源等,應是設定收生上限的考慮;院校如要增加收生,應先獲校董會或學術監管機構核准等。現時教育局容許院校取錄成績未符收生要求、但有特別才能的學生,名額不能多於課程學額5%或全校學額3%,指引只提醒院校「不應該超越」。
另外,針對部份院校以優惠招徠,指引立場較強硬,註明優惠不能成為學生報讀的決定因素,小禮物價值不能超過全年學費0.3%、收生前活動每人成本也需少於全年學費0.5%;提早報名的學費回贈亦禁止。指引又列明必須取錄學生後,才可頒獎學金,杜絕有院校以獎學金利誘學生入讀。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