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世界︰<br>奧巴馬終認清事實 - 柯翰默

美國與世界︰
奧巴馬終認清事實 - 柯翰默

我衷心相信如果以色列的父母跟巴勒斯坦的孩子共處時,他們會說:「我希望這些孩子出人頭地。」──3月21日奧巴馬在耶路撒冷如此說道。
此言不假,但巴勒斯坦那邊的成人如何看待以色列孩童呢?
以巴勒斯坦最受推崇的「烈士之母」馬莉安法哈特為例,她出名是因她三個兒子都為了企圖殺害以色列人而喪命。更別說在巴人自治區裏,街道、廣場、夏令營、高中甚至幼稚園,都以自殺式炸彈客或其他大規模攻擊者命名。更別說認為如果以色列人關切阿拉伯兒童的未來,和平就有希望。
以色列一向只祈求所有兒童的和平與安全,所以接受1947年聯合國決議案,英屬巴勒斯坦一分為二,成為猶太國和阿拉伯國,但不幸地,又一個不對等,阿拉伯人不同意,巴勒斯坦人至今仍拒絕所有讓猶太國存在的和平提案。
這些都是近年的事,2000年美國大衞營和談,2001年在埃及塔巴會談,阿拉法都拒絕接受。2008年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提議以地換地,讓巴勒斯坦人在約旦河西岸建國,首都設於分割後的耶路撒冷,結果巴人自治政府領袖阿巴斯退出和談。
奧巴馬在同日演說中輕率地稱這些「錯失的歷史契機」不會阻礙現在的和談,但這些錯失不是偶發事件,它們代表過去七十年來巴勒斯坦不斷地拒絕與以色列敲定最終和平協議。
所以奧巴馬在耶路撒冷鼓勵以色列青年尋求和平的演說,不過是賣弄唇舌,好減輕他此行對阿拉伯的衝擊:他要重新調整對以巴和平進程的立場。
奧巴馬很清楚和平談判不會有結果。第一,以色列絕不會在鄰國動盪不安時理智地讓步。第二,是阿巴斯過去四年來已向奧巴馬明確表達他無意協商。如今奧巴馬直接了當告訴阿巴斯,談判不能有前提,也就是不能先要求以色列暫停興建殖民區。
這個僵局奧巴馬也有責任。四年前他在以巴協商中,史無前例地要求以色列先停止興建殖民區,以方也破例停止十個月,但阿巴斯始終不上談判桌,拖了九個月後才重回談判,然後又退出協商至今。
在拉姆安拉的演說中,奧巴馬不只談到這個巴勒斯坦一再拖延的藉口,還進一步摧毀「殖民區是邁向和平的障礙」之說。他告訴阿巴斯,「核心議題」是巴勒斯坦的主權與以色列的安全,「只要解決這兩樣,殖民問題迎刃而解。」
奧巴馬此行最大新聞、也是眾所忽略的新聞,在於他挑明殖民區問題只是巴勒斯坦拒絕協商的藉口。這可是一大進展。
美方這種態度會持續嗎?天曉得。但是當一位如此同情巴勒斯坦的美國總統,告訴阿巴斯不要再拿殖民區當藉口阻礙和平談判時,就是非常重大的進展。被撕下面具而感到不快的阿巴斯,比誰都清楚這一點。

柯翰默 Charles Krauthammer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