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技術由2D發展至3D,始於1980年代,由最初3D打印機龐大、製作成本昂貴和產品非常有限,到今日主要用於製造原型配件,可見這項技術已逐漸普及,甚至儼然成為新潮流。
適用於多種物料
所謂3D打印,簡單地說是將一個3D設計變成實物。首先利用電腦輔助設計或電腦動畫建構出一個3D模型,用電腦軟件將這模型逐層「分割」,再用3D打印機逐層打印出來,因此又稱為累積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
過程中,打印機透過讀取檔案內的橫切面訊息,用液體狀、粉狀或片狀的材料,將這些切面逐層打印,再將各層切面以各種方式黏合起來,而成為一個實體。這種技術的特點,是適用於尼龍、蠟、鋼、聚碳酸酯(PC)膠、鈦金屬等不同物料,亦幾乎可以造出任何形狀。
傳統以來,3D打印用於製造概念車、電子消費產品模型和產品原型等,但現在已可用於珠寶、時裝設計、藝術、建築、玩具和室內設計。有估計,到了2050年,3D打印將在一般家庭中普及起來。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