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ball:盲棋打死老師傅 - 姚崢嶸

Moneyball:盲棋打死老師傅 - 姚崢嶸

《天龍八部》裏,虛竹亂下的一只棋,無意中破了無崖子所擺的珍瓏棋局。1997年,電腦歷史性擊敗棋王,也是贏在一招盲拳。
俄羅斯政壇反對派領袖卡斯帕羅夫(Garry Kasparov),曾雄踞國際象棋壇達20年。1988年他揚言,在千禧年前,電腦不能打敗任何「大師級」(Grand Master)棋手,更笑言:「任何大師對着電腦有問題,我樂意提供協助。」不過就在同年,丹麥的Bent Larsen成為締造歷史的大師,敗於一組大學研究生創作的電腦程式。
電腦乘勝追擊,挑戰卡斯帕羅夫,結果棋王輕鬆勝出,為人類爭回一口氣。棋王豪言:「也許有天電腦能逼我使出100%真功夫。」IBM為了科研和宣傳(這樣說不為過吧),研制新電腦,終於在千禧大限前三年,名為「深藍」(Deep Blue)的電腦,打敗卡斯帕羅夫。這件事被視為電腦科技史的分水嶺,當年的震撼我還有點印象。

電腦隨機一步 震懾棋王

比賽展開,棋王輕取第一局,有件事卻困擾他,因為在第44步,「深藍」的「車」,走了看似全無意義一步,令見盡天下棋局的棋王,也摸不着頭腦:高手過招,失一步之機可以斷送整局,而電腦是絕對理性,不應會浪費任何一步。再一步之後,「深藍」更投降了。根據統計,強如棋王這類高手,也會平均每75步犯一次錯;當時「深藍」雖然已處下風,但仍未絕望,一日未斷氣仍有翻身之機,投降是完全非理性的。除非……
除非電腦的能力,已變得深不可測?棋王平日也利用電腦練習,當晚立刻和電腦專家分析,結論是:就算「深藍」當時採取合理的下法,最終會在20幾步後難逃一敗,所以索性提早棄權。推算20幾步,對棋王來說,是難以想像的:他曾說,自己最威水一次,是在15步前算出戰勝結局。現在「深藍」竟能推算20幾步,那就遠遠超越他了。
餘下賽事中,棋王明顯心緒不寧,試圖改變自己風格以擾亂「深藍」,結果適得其反。第二局落於下風,想起「深藍」的驚人能力,索性認輸保留體力,晚上檢討時卻發現,只要再走7步,原可逼成和局。他深感洩氣和慚愧,因為這是個低級錯誤。他的信心明顯受影響,之後也未能恢復過來,第三、四和五局只能打成平手,第六局再敗於「深藍」,電腦從此正式稱霸棋壇。
電腦不懂思想,但擅長高速和大量運算,又擁有巨大記憶力,可說是天生捉棋材料,因為每步棋行法有固定可能性,亦有清晰單一目標(「將死」對手),棋局因而可以化為情境推演,以計算決定最理性步法。棋局的推演計算涉及大量可能性,例如開局,白棋有20種起手式,黑棋也有20種回應,如此類推,不出幾步,衍生出的變化已成為天文數字,人腦不可能完全剖析,電腦理論上卻可以。電腦也能接受「訓練」,記下最佳陣式和應變策略,甚至憑「開採」棋局數據庫(Data Mining),歸納各種殺着、死局模式,甚至針對個別棋手的習慣部署。電腦的運算能力,每18個月翻一翻(著名的Moore's Law),要戰勝血肉之軀,理論上只是時間問題。當年「深藍」的運算能力,已發展到能每秒考慮兩億種變化。

佔中運動 有無限可能性

「深藍」設計師事後卻表示,今次賽果可能源自一個意外:「深藍」程式非常複雜,而且畢竟由人寫成,並非完美,偶然會出現錯誤或漏洞。因此,程式特別加入指示,假如當場沒法計算最佳一着,便會隨機下一步。震懾棋王的一着,正是這樣亂來的一招!換句話說,「深藍」的勝利,是來自一招盲拳,一個程式漏洞;棋王敗在錯誤高估對手能力,自亂陣腳。
在政改問題上,香港人也常犯上高估對手的毛病,認為北京老謀深算,而且手握絕對權力,反抗只會是以卵擊石。北京也成功塑造蠻不講理、一步不讓的形象,民主派向來乖乖依照對手定下的遊戲規則玩,對手設下的「底線」完全不敢逾越,結果回歸16年,真正普選還是遙遙無期。現在喬曉陽、譚惠珠隨口講幾句,又牽動一些人的絕望情緒。可是,香港人可有考慮,政改若再拉倒,對北京也有影響?統一台灣更遙遙無期?假如出現連日堵塞中環,會否變成曠日持久的動盪?國家領導人家屬和內地富豪在香港的股票及房產價值,會有多大打擊?香港的資本家,會否擔心得要上京請願,求容許真普選?
我支持佔領中環,不只是因為有人願意公民抗命的道德感召,而是運動有潛力號召更多人上街,可能10萬、20萬甚至50萬,一旦人數大增,運動本身出現自己運作邏輯,再不是戴教授、朱牧師等領導人所能駕馭。這樣無窮的可能性,更會令中央政府忌憚三分。只要港人齊心支持佔中、不輕言放棄,逼出個奇蹟亦未可料。冷靜的想想,和北京博一鋪,港人勝算是否比想像高?毛主席說得好:戰術上應重視敵人,戰略上卻要藐視敵人。
況且,這可能是香港民主運動的最後一戰。未拼盡就輕言棄權,你甘心嗎?

姚崢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