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奧運前,就近年乒乓球發展,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當中有兩句:「包攬全部大賽冠軍不是大贏,全世界每個角落都有人享受打乒乓球才是大勝!」剛在廣州進行過的世界盃團體賽,中國隊同時宣佈為了推廣乒乓球,在南韓公開賽雙打中會進行「跨國配」,希望令比賽更有競爭性,更有睇頭,此舉算是「有心永遠都不算遲」吧!
近10多年,乒壇最明顯的發展就是由中國「溜出」而入籍外國外地的「海外兵團」。對於國家隊最特別是2010莫斯科世乒賽女團決賽被全由「海外乒團」組成的新加坡擊敗。但說回頭,這種發展實已持續了幾十年,而「海外兵團」也產生另一種問題,就是削弱了本土球員在國際賽吸取經驗的機會。香港就是好例子,早在80年代,當時自己拿了全港青年男單季軍,惟眼前見到是比自己更有實力的同齡球員在「兵團」發展下,根本沒多大機會「向上望」參加國際性比賽,又或更專業地在這項目發展。
對本土乒乓發展有何用?
另連同其他國家及地區即例如新加坡,「海外兵團」除了在國際賽爭取到成績而得到更多政府資源外,對當地本身乒乓發展及普及實沒顯著幫助。而放在「乒乓大家庭」眼前更大問題是項目的普及程度已被注意,會否危害到其在奧運的存在價值,對乒乓長遠發展會是非常關鍵。雖然近幾年,韓、日以至香港給本土新人更多機會,稍稍改變境況,惟現時乒乓球壇更需要是匯聚正能量,齊心協力好好推廣這項有歷史又有趣的球類運動!
何輝
廣東省體育台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