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自閉症兒童缺乏學前特殊教育學額,有家長不惜月花萬元尋求私人訓練,甚至辭工全職照顧子女,承受很大的經濟及心理壓力。協康會認為,關愛基金目前每月上限2,500元的津貼金額太低,低收入家庭無法負擔私人訓練,建議資助上調至約4,000元。
關愛基金資助額太少
協康會今年1月以問卷訪問了434名、育有6歲以下患自閉症子女的家長。調查發現,近六成受訪家長有讓子女接受私人機構的訓練,如個別訓練及小組訓練,有四成家長同時讓子女接受兩種訓練,每月平均開支8,000元或以上。開支大增之餘,四成人稱家庭收入下降,主要由於父或母其中一方放棄工作,全職照顧子女。
家長冼太的6歲兒子,約3年前確診患自閉症,經常發脾氣,跟家人猶如陌生人。她稱當時十分無助及擔心,曾連續兩年要依賴安眠藥才能入睡,又曾月花1萬元讓兒子接受言語及社交等訓練,去年求助協康會,終有進展,兒子今年可入讀主流小學。
協康會助理總幹事歐陽偉康指,現時學前特殊教育學額嚴重不足,根據政府2月份的數據,6,400多人正在輪候,輪候時間要一至兩年。他表示,家長為免子女錯過黃金學習期,大多會節衣縮食安排私人訓練,負擔很大,即使現時關愛基金有相關資助,但每月資助額只有2,500元,遠低於私營個別治療的費用,而且申請門檻高。他認為,資助額應放寬至約4,000元,亦應提高家庭入息中位數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