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
港生普遍對英文科感恐懼,有內地新移民學生,為克服對英文的恐懼,由中一開始每天寫短文章,交給校長批改,文憑試前夕仍堅持寫英文習作,望能挑戰5級水平。
料可獲5級成績
廠商會中學中六生鄧煒棋,出身基層家庭,在內地就讀小學時,態度慵懶,上課切擦膠、刨鉛筆,罰企是家常便飯。中學隨母親來港和父親團聚,上課時依舊懶散。煒棋憶述中一時候仍無心向學,但是老師不斷的鼓勵和協助,令他漸漸改變學習態度。
雖然態度改變了,但是英文還是「水皮」,校長麥耀光要求煒棋每天交一篇英文作文,字數、題材不限,煒棋由最初半小時只寫100字,到一年後15分鐘寫數百字,大有進步。
四月面對文憑試,煒棋坦言「好開心」,「𠵱家全班氣氛好激昂,因為可以一展身手,回饋番老師。」本身是資深英文老師的麥耀光,成功改變煒棋對英文的恐懼,相信煒棋不難在文憑試取得4、5級水平。
早前有調查指基層中學生因家境所限,入大學機會較富裕孩子低。煒棋的同學張宏煥,在基層家庭成長,父母收入僅夠日常開支,而他成績一般,故對前景較憂慮。他批評財政預算案投放4.8億元讓尖子放洋去外地讀書是浪費資源,「不如投放番入大學增加學額仲好啦!」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