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貨集團新招 博人人北上帶兩罐<br>羅湖收奶檔 誘全民「走粉」

水貨集團新招 博人人北上帶兩罐
羅湖收奶檔 誘全民「走粉」

【本報訊】「限奶令」實施一個月,搞出個大頭佛。水貨集團魔高一丈,在羅湖口岸外擺設「收奶檔」,以每罐高出20至30元人民幣收貨,吸引北上工作、消遣或居深圳的港人,順手帶兩罐奶粉上內地,令西裝友、情侶、師奶紛紛加入合法「走粉」行列。有檔主揚言:「隨時全民做水客!」
記者:陳偉雄 林 熊 張 軍

一名女子將奶粉轉售後,正點算手上的數張百元人民幣鈔票。
張軍攝

羅湖口岸對開廣場近日出現「水貨奶粉市集」。男男女女身旁總放有一架手推車,車上的紙皮箱放滿各品牌、不同型號的奶粉。記者走近查看,發現全是「收奶檔」,生意滔滔,單是口岸空地已有近50檔,相當墟冚。
「收奶粉呀!收奶粉呀!」一名男子如「人肉錄音機」般,站在關口通往港鐵站出口一旁,重複向入境港人叫嚷,原來他也是「收奶檔主」。一名剛入境的女士上前,從環保袋中取出一罐美贊臣1號奶粉並遞上,男子將奶粉反覆端詳,仔細檢查有效日期,確定不少於年半後即交易,從斜孭袋掏出250元人民幣(兌312.5港元)給她。

有港人家庭回內地過復活節假期,順道帶奶粉過關賺外快。

這些流動收購奶粉檔,在羅湖口岸外隨處可見。

人民幣交易 每日海鮮價

「香港實施禁制,條橋就出嚟喇!」一名檔販得戚地說,現時貨源比「限奶令」前還要多兩成。自限奶令上月1日實施,限定每名16歲以上的港人或旅客,24小時內只准帶兩罐奶粉過關。此例一出,反成為奶粉水貨集團的良機。
兩星期前,水貨商在羅湖關口外擺檔,以流動收二手電話檔形式收奶粉,絕橋一出很快便傳開。轉眼間,由僅數檔演變成40至50檔。「唔使再喺香港請水客,連成本都慳番。總之個個北上帶兩罐,即刻現金交收又唔犯法。啲港人當賺張火車飛,大家好啦!」有檔主坦言,奶粉收購以人民幣交易,但價錢浮動,每日海鮮價,以每罐高出約10至30元(人民幣)收購,當中以美贊臣和美素佳兒的1號和2號最受歡迎。
記者視察其中一檔,短短一小時內,檔主已收購約40罐奶粉,賣家除師奶外,還有西裝友、情侶和打扮高貴的中年女子,不少港人更拿着奶粉逐檔問價。「美素3號幾多錢呀?」一名港女向攤檔問價,檔主說185元人民幣,她即還價187元,女子再用手機計算滙率後,覺得不化算而沒有交易。

上水港鐵站往羅湖方向,不少北上市民都手持兩罐奶粉。

有檔主收夠貨後,推着三箱奶粉離開,相信是將奶粉交給幕後老闆。

幫老婆拖粉「賺張車飛」

另一名自稱從商的西裝男,在攤檔賣出兩罐美贊臣3號,賺約54港元。他表示家住大埔,由妻子告知有收奶粉檔:「我老婆買定奶粉喺屋企,我幫佢帶過嚟……賺張車飛囉!」另一對年輕情侶各自帶兩罐美贊臣3號,共賺60港元,他們是聽朋友講帶奶粉可以賺「水腳」,但認為有一定風險:「冇人收咪蝕?咁大風險,以後唔好帶。」亦有港人過關後才得知有「收奶檔」,直言下次也會帶兩罐過關。
檔主鄭先生稱,大部份檔主都是「艇仔」,收到奶粉會轉賣給幕後大莊家,每罐賺兩至三元人民幣,再由大莊家分銷到廣州、上海等省巿的港貨店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