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導航:散戶慎防業績4宗罪

投資導航:散戶慎防業績4宗罪

一般股民睇業績,大多着眼於盈利、毛利率及派息等主流數據,不過,魔鬼往往藏在細節中,一個不留神隨時做錯投資決定。今期「投資導航」特意揭示上市公司業績常見四宗罪,當中包括現金流弱、短債飆升、去貨緩慢及關舖頻頻,經常成為業績走樣及股價插水的關鍵。大家以後刨業績,要提高警惕,勿再被企業化妝術騙到。

【罪狀一:現金流見負數風險高】

經營活動現金流為評估企業持續經營能力其中一個重要指標,業務產生現金越多,反映業務營運情況越健康。
相反,一旦現金流出現負數,將拖低集團現金水平,影響短期周轉能力;與此同時,企業應收賬亦歸納為流動資產,若賬目長期未能收回,隨時會變成壞賬,盈利表現肯定受影響。

雨潤負債率急升

主要在內地產銷冷鮮肉及冷凍肉的雨潤食品(1068),去年業績轉蝕6.1億元,為上市以來首次見紅,去年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由2011年度淨流入22.7億元,變成去年淨流出12.9億元,成為現金水平急插45%至28.1億元的元凶之一。期內短債雖降至36.2億元,但較現金高出近三成,淨負債比率(計息貸款減去現金後,再除以股東應佔權益)由2011年的4.8%,急升至去年的27.7%,財務狀況明顯惡化。
體育用品股李寧(2331)去年中期應收賬高達25.2億元(人民幣.下同),相當於收入的65%,紙上富貴味道甚濃,事實上,分銷商積存巨額存貨,令李寧應收賬問題越谷越大,最終要透過撇賬9.4億元解決,令全年業績盈轉虧,埋單勁蝕19.8億元。

【罪狀二:短債狂飆藏營運危機】

企業透過借貸擴充業務正常不過,但如果短期債務金額過巨,而手頭現金不足,一旦再融資有阻滯,應收賬款未能及時收回,以及經營活動現金流疲弱,隨時會出現周轉問題,嚴重的話更會觸發債務危機。已公佈業績的水泥股,部份受短債問題困擾,即使盈利有明顯改善,股價卻不升反跌。

中建材盈利不足還債

以龍頭股中國建材(3323)為例,去年全年賺55.8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倒退30.4%,單計第四季更賺近20億元,為全年最佳季度。但集團放榜後股價持續受壓,累積跌幅接近一成,相信與債務纏身有關。截至去年底止,中建材須於一年內償還款項高達907.5億元,按年勁增70.8%,但手頭現金僅102.2億元,缺口達800億元,全年利息支出高達71.8億元,較盈利還要高近三成,認真誇張。值得留意的是,集團長債(須於一年後償還款項)亦達518.6億元,未來將會變成短債,屆時財務壓力將進一步加大。
同樣情況亦在中材股份(1893)出現,其短債按年升近兩成158.7億元,但手頭現金卻不升反跌,僅得91.9億元,縱使下半年業績較上半年理想,股價亦反彈乏力。

【罪狀三:產品去貨慢損毛利率】

企業做生意普遍會有適量存貨,以應付市場需求,但若存貨持續上升,或意味產品滯銷,日後可能要透過減價促銷,此舉對毛利率及整體業績肯定造成衝擊。

百麗年初割價傾銷

藍籌股百麗國際(1880)去年盈利僅增2.3%,為金融海嘯以來最差,毛利率亦由57.2%縮減至56.6%,相信與集團存貨積壓不無關係。近兩年百麗存貨由48.6億元(人民幣.下同),增加45%至70.3億元,同期營業額增長卻不足四成,去貨速度呈弱勢。雖然去年有舒緩迹象,但鞋類及運動服飾業務存貨周轉天數不跌反升,其中鞋類更達204天,即一雙鞋要超過半年才能成功出售;由於追潮流追款乃現今消費模式,貨物積存太久肯定要割價求售。事實上,早前有外資分析員表示,百麗年初加大減價幅度,時間罕有地延長至春節後,情況難言樂觀。
中央近年力谷再生能源業務,企業一窩蜂進入市場,產能過剩問題由此而起,經過一輪整固後,問題仍未完全解決,以內地單晶硅太陽能芯片生產商卡姆丹克(712)為例,去年存貨勁增36%至3億元,但收益微增不足1%,成為業績走樣原因之一,存貨周轉日數亦由86天增逾三成至115天。

【罪狀四:店舖頻關門前景暗淡】

對於零售行業來說,增加零售店舖數目,是提升市佔率及收入的手段,相反,若零售股削減店舖數目,不但反映未來收入下降機會大,同時亦顯示公司之前擴張過急、錯估行業形勢以及管理不善,屬相當利淡的訊號。剛剛公佈業績的股份當中,運動用品股安踏(2020)、李寧(2331)等,以及家電銷售股國美(493),均出現店舖數目下降的情況,投資者長遠不宜沾手。

安踏去年營業額跌14%

內地運動用品行業近年出現惡性競爭,強如龍頭安踏,去年亦被迫縮減業務規模,其運動生活系列店數目由2011年底的8,665家,降至去年底的8,075家,連同兒童用品店及FILA專賣店在內,總店數為9,208家,按年減少3.2%。去年安踏營業額下跌14.4%至76.2億元人民幣,店舖規模減少3.2%,反映未來欠缺收入上升能力,單靠整頓表現欠佳的店舖,來年業績翻身殊不容易。同一情況於李寧身上更為嚴重,其李寧牌店舖數目一年間縮減22.1%,至6,434家,業務收縮程度令人咋舌。
另外,國美以優化門店網絡為由,將門店數量由2011年底的1,079間減少至去年底的1,049間,減幅2.8%。

安踏店舖規模收縮,拖低收入能力。

專家意見

現金流弱公司受壓

銀河證券業務發展董事 羅尚沛
「建議投資者特別注意公司的現金流情況,若中國貨幣政策有變,會對短期現金流弱的公司造成很大壓力。雨潤(1068)的應收賬升幅算誇張,預計是受到眾多不利傳言如死豬等新聞影響,導致被零售商拖數,公司如能及時澄清流言會比較好。」

留意企業融資能力

中國銀盛財富管理首席策略師 郭家耀
「中建材(3323)及中材(1893)有高短債問題,主因過去一兩年積極擴張,在較難獲得長債下,惟有借短債去解決資金需要,投資者需留意公司其後能否再融資。另外,卡姆丹克(712)和百麗(1880)存貨上升亦要小心,技術及款式會有過時問題,清存貨時或需有較大折讓,增加業績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