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社署以盡快照顧長者需要為名急推長者生活津貼,到頭來竟苦了長者。因署方電腦系統有盲點,部份原本符合首階段自動轉換資格、下月可拿取長生津的長者,須重新接受資產審查。逾6,000元長生津遙遙無期,憂心忡忡的長者擔心突離世無福消受。
長生津分三階段申請,65歲以上曾領取普通高齡津貼、已通過資產審查的長者會獲發「綠色通知書」,自動轉換為長生津受助人,並於4月5日一筆過領取去年12月至下月共6,550元津貼。正領取高額高齡津貼,但以往未領取過普通高齡津貼的長者,則獲發「黃色通知書」,須接受資產審查。
75歲的梅秀燕10年前起領取生果金,當時已通過入息及資產審查,符合自動轉換資格。但等了個多月仍未收到綠色通知書,頓感徬徨,直至數天前收到黃色通知書,才知自己須重新接受資產審查,意味要多等數個月才獲長生津。患心臟病的她擔心突病發離世,無福消受津貼。
須撥入第二階段申報程序
立法會議員麥美娟稱,至今接獲10多宗類似個案,引述社署職員稱或因電腦系統出問題導致資料遺失。她批評遺失長者的紀錄非常荒謬,署方一直強調長生津要便利長者,結果卻害長者擔驚受怕;長生津熱線長期線路繁忙無法接通,也令長者求助無門。她指社署很可能低估第二階段需要處理的申請,加重前線人員壓力,促社署盡快堵塞漏洞及增聘人手。
社署發言人指,社會保障電腦系統由2000年10月開始運作,小部份70歲以上長者可能因電腦系統並無受惠人曾領取普通高齡津貼紀錄等原因,未能受惠於首階段自動轉換領取長生津的長者,他們將撥入第二階段申報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