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冇肉食 投行闢財路

新股冇肉食 投行闢財路

【審批較鬆】
在民企風暴爆發後,近年港交所(388)在新股上市審批把關趨嚴,有投行界人士坦言,在新股生意淡薄下,投行去年起將精力放在替上市公司分拆資產或子公司上市,原因是相關申請所需時間短、成本低,及更易獲得監管機構批准,促成了近期的分拆潮。

可節省大量前期工作

有投行高層表示,近年港交所審批態度有所改變,其中上市委員會更由過往只要符合上市要求、大部份申請便可輕易過關的情況,變得更關注要求以外的因素,如新上市公司的經營模式是否可以持續、及董事背景是否可信等。
有另一投行人士則舉例,近年一家連鎖零售企業曾申請上市,過程一直順利,惟因為同期另一業務近似的已上市公司盈利連年急挫,遭港交所要求在財務上作出巨額撥備,而由於撥備將嚴重影響上市估值,最終無奈放棄上市。
上市監管收緊,分拆上市模式隨即成為投行重要「搵食」途徑。有不願具名的中資投行董事總經理表示,協助上市公司分拆業務上市,可節省大量前期工作如公司重組、董事培訓及盡職審查的時間及成本,加上審批上較易獲得放行,因此近年不少投行轉為敲門游說客戶分拆業務上市。
中央證券董事總經理鍾絳虹表示,近年港交所在審查上市申請時監管趨嚴,站在投行角度而言,由於上市公司已有清晰架構,加上透明度較高,改為「敲門」建議已上市公司分拆業務上市,成事機會會較高。

鍾絳虹表示,投行改為「敲門」建議已上市公司分拆業務,成事機會較高。 資料圖片

毋須額外制訂財務表

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聯席主管合夥人歐振興表示,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已是根據國際會計的準則制訂,因此,企業在分拆上市時,再毋須花額外時間重新制訂財務報表,加上業務本身已受上市監管,在申請上市時,會更易獲得監管機構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