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郭富城、張家輝在灣仔合和中心62樓餐廳做訪問,兜轉間由地面轉了三趟自動天梯,人蠢,用了差不多10分鐘才到達。
兜兜轉轉是電影圈的定律,時間不代表成功,往後可以依然一無所有。
郭富城兜轉演過《倫文敘老點柳先開》,至05年才成為影帝,歸結來自開竅。根據俄國戲劇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倡的「方法演技」,電影角色與偶像的關係,多少應該處於對立。因為形象是藝人的成本,放下需要勇氣。
同樣放低的張家輝,由王晶筆下的化骨龍,到電影《証人》獲獎稱帝,今日又可以在新作《同謀》重現市井氣。
影帝同台鬥的不單是演技,還有各自演繹的奇謀。
撰文:何永寧
早前為彭順導演的新作《同謀》,跟戲中兩位主角郭富城與張家輝做訪問。根據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方法演技,要求演員完全融入角色,簡單來講監犯要像監犯,斷沒有一個犯人會在獄中留着飛機頭髮型。郭富城由歌手到電影一直以來,參加演出過的電影不少,能夠令他放下而開竅要從電影《三岔口》開始,他說:「從訓練班出身,自己歷練越嚟越多,亦唔係小朋友,一直都好用心機去演戲,直到《三岔口》先真正開竅,全因為張叔平幫我做形象,令我真係完全放下。」
不修邊幅爛身爛世不化妝上鏡,跟舞台王者形象天壤之別,城城說:「造型令我放低靚仔,造就我嘅心態配合角色。唔畀我化妝令我變成唔係自己,反而令我演起嚟好放鬆。原來放低偶像包袱,人可以咁自然。」之後城城又遇上導演譚家明,令他再度拓闊視野,原來演員可以有很多重層次:「喺《父子》譚家明導演教曉我睇到自己到底處喺乜嘢狀態,係演緊戲吖、做緊自己定代入角色?一個呼吸都可以睇得出。」
最怕刀叉
城城的歌手形象深入民心,但做演員卻要將一切推倒重來,他自言電影就是要觀眾在不同舞台看到區別,就像出席化裝舞會,要有不同的偽裝一樣。今次他在《同謀》中再次演繹《C+偵探》神探角色,在固有角色性格中,城城還加入了不少「偽裝」:「導演彭順話陳探嘅角色,係佢有一日食飯嗰陣發現我好有喜感,再將呢個喜感放大寫成,角色一直都有進步。之前喺《C+》即係中文丙+,係話我係一個好渣嘅偵探,由第二集《B+偵探》到今次應該進步咗可能去到更高級都未定。每次做嘅感覺都唔同,最難係每集都隔一、兩年先再演,要搵番嗰種感覺係一種挑戰。今次套戲加入張家輝呢個識武術嘅對手,希望用動作去豐富情節。」
戲中最危險一場,城城要從三層樓高的高架鐵路跳落食肆,下面的刀叉都要經特別處理,他說:「自己拍戲受過傷,所以特別小心刀叉,會用透明膠紙包住,費事拮傷,跳完仲要一鏡過跑出馬路。」談到明年能否憑此片提名最佳男主角,彌補今年《寒戰》失落提名的遺憾?城城笑說:「獎項對演員都只是一種獎勵,從來都沒諗為攞獎去拍戲,當然演員有時候都要一定鼓勵同肯定。」
想睇更多首輪猛片介紹同預告片?《一台戲》為你網羅最新電影介紹及影評↓↓↓↓
http://hk.movies.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