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牆有耳:<br>為民望壞港聲譽

隔牆有耳:
為民望壞港聲譽

【隔牆對論】
記:《蘋果》記者 劉:藥房老闆劉愛國

水貨客搶購奶粉導致本港出現奶粉荒,臨近農曆年假期時,港府與奶粉商開會,要求確保供應穩定,但情況無改善,最終推出限奶令,藥房生意大受影響。

記:實施限奶令前奶粉常短缺,你認為原因是甚麼?
劉:水貨客固然係一個問題,但最大問題係奶粉商同零售商唔夠溝通,部份零售商將奶粉一箱箱咁賣畀大陸人,奶粉商有貨又唔夠放出嚟,放晒出嚟佢都怕唔夠賣,藥房俾水貨客買晒啲奶粉,奶粉商又唔補貨,結果搞到有香港媽咪買唔到奶粉,咪出問題囉!

記:政府推出限奶令是否對症下藥?此做法是否能確保港人買到奶粉?
劉:其實唔係對症下藥!真真正正係得美贊臣同美素佳兒兩個奶粉牌子有短缺,其他牌子根本冇問題,好似惠氏、雅培嗰啲,𠵱家搞到個個牌子都受影響。限奶令之前原本間間藥房都唔夠貨,𠵱家就多到唔使入貨,淨係奶粉銷售量已經跌咗兩至三成,少咗自由行嚟買嘢,連帶其他藥品都賣少咗一成。每日少10個自由行嚟都幾大影響。

限奶令條文不清出現拉錯人混亂,惹來內地人不滿,藥房聲稱生意受挫,為減損失入貨量減半,倘若限奶令持續至今年底,料有約2,000萬罐奶粉滯銷。

記:除藥房生意減少,限奶令最近亦出現拉錯人問題,整件事上誰要負責最大責任?
劉:最錯係政府,問題係佢(指政府)唔肯聽人講,太過急,冇考慮影響有幾大。推出限奶令前我哋已經提出,香港媽咪可以喺藥房優先買奶粉,佢理都冇理過。𠵱家影響到零售商同奶粉商生意之餘,仲影響到真真正正有BB嗰班內地家長,每次帶兩罐奶粉真係唔夠食。政府咁做可能係為咗令客觀嘅民望上升,但就犧牲咗香港自由港嘅稱譽。

特首梁振英接受電視專訪時則稱,限奶令推出至今,香港家長對奶粉需求已基本解決,香港未來會盡最大努力,滿足內地同胞需要。高永文接受內地報章訪問時,卻指若短期內有明顯改善,不排除立即取消限奶令。有指港府因被內地施壓才急急「褪軚」。

記:今次政府急推限奶令,最擔心帶來甚麼後果?
劉:最驚以後會影響自由貿易,今次限奶粉,下次容乜易係限手袋。今次件事已經令內地人好反感,佢哋會覺得唔公平,長遠佢哋可能連香港都唔嚟。香港政府訂政策應該訂得好啲,要諗埋點樣唔影響經濟。

記:香港訂立政策時是否要考慮內地人的需要或感受?
劉:我冇話贊成同反對,最緊要係香港人有奶粉食,我又有生意做。你𠵱家限制啲人嚟買,先搞出咁多問題。政府今次做得太急太快,冇考慮清楚,亦冇足夠諮詢,條例唔夠清晰,改乜嘢都冇用,應該撤銷成條限奶令。

記:撤銷限奶令後如何確保港孩有足夠奶粉供應?
劉:藥房同奶粉商協議,只要拎住張媽媽會卡,就可以優先用藥房價買到奶粉。

劉愛國曾在立法會會議上,踢爆奶粉商綑綁式銷售,強迫藥房訂購熱門1號至3號幼兒奶粉的同時,須訂購較少人買的4號奶粉,雙方因此鬧得不愉快。

記:藥房和奶粉商現站在同一陣線,是否對抗政府?
劉:有乜嘢辦法唔同佢哋企埋同一陣線!你要確保班香港媽咪嚟藥房買到奶粉,就要奶粉商肯保證有供應,唔係我哋話有就有,一定要佢哋應承合作先得。

mailto:[email protected]

限奶令實施以來,出現因條文不清而拉錯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