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果要數當下歐洲最不受歡迎的政治領袖,德國總理默克爾肯定高票當選,遠遠拋離英國首相卡梅倫或法國總統奧朗德。就以最近幾天在塞浦路斯的大規模示威為例,民眾幾乎無一例外把矛頭指向德國及默克爾,認為她們見死不救之餘還一手摧毀塞國經濟。
為甚麼拿出不少真金白銀救助歐豬的默克爾反而會成為眾矢之的,受萬人唾罵呢?這除了因為受苦民眾想找外人出出氣、洩洩憤的情緒性原因外,鐵娘子的倨傲、強硬態度與政策是更根本的原因。
自從歐豬危機連環爆發以來,德國總理默克爾以救世主的姿態君臨歐洲,一方面或明或暗批評歐豬各國缺乏財政紀律,導致入不敷支,國債大升;另一方面則堅持緊縮政策應對危機,令歐豬各國越窮越見鬼,民眾特別是低下層民眾苦不堪言。然而德國的批評及對策不管從苦主的角度或客觀來看都是不合理的,都是要把德國的一套硬塞在其他人頭上,人家感到氣憤難平實在正常不過。
先說「使大咗」的問題。希臘政府當然難辭其咎,她當然有財政紀律鬆弛的問題;但是其他出事國家卻不一樣。最早求救的歐豬愛爾蘭政府出事前一直保持收支基本平衡,或僅有輕微赤字,完全沒有先使未來錢的情況。只因為國內銀行瀕臨爆煲,政府要把她們的債務孭上身才令政府出現債務危機,需要歐盟及德國出手相助。塞浦路斯的情況也差不多,出事前政府財政基本平衡,可惜碰上希臘這個重要客戶出事,塞浦路斯主要銀行蒙受重大損失以至資不抵債,必須倚賴他人拯救。可以說,她們都是金融海嘯的受害人而不是洗腳唔抹腳的無賴,偏偏默克爾及她的財金官員卻對他們指手劃腳,大肆批評,他們怎能不大呼冤枉及滿肚怨氣呢?
把受害人當賊辦固然「乞人憎」,默克爾及德國政府開出的藥方又苦又無效同樣令地中海諸國憤怒莫名。為了堅持反通脹的鐵律,德國一直向歐洲央行施壓,令它不能、不敢放手像聯儲局那樣印鈔救金融體系,以至債務危機像火燒連環船那樣從希臘燒到西班牙、意大利。直到情勢太危急加上歐央行換人,反通脹的偏執才放鬆一點,歐央行才敢拍心口提出無限買債計劃支持歐豬,並令危機迅速淡化。
另一方面,那套以削赤為本的救市方案早已被歷史及事實證明走不通,只會令歐豬經濟一蹶不振,越削越赤。可德國卻樂此不疲,像獨步單方那樣要求所有求助國家採用同一套策略,令西班牙、意大利失業率升至兩成以上,塞浦路斯也快將陷入同樣的困境。當失業民眾擠滿街頭時,他們怎能不找默克爾晦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