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男童死因研訊】
【本報訊】死因庭續審13歲男童接受顱頸融合手術昏迷18日後的死亡原因。替死者麻醉及拔喉的麻醉科醫生指,拔喉前已兩度與兒科神經科專家彭教授商討及評估,才共同作拔喉的決定,但死者意外地於拔喉後出現呼吸困難,他已即召回彭教授等協助搶救。
屯門醫生麻醉科醫生鄭日洪供稱,手術前已為死者張睿霆檢查,認為他適合接受麻醉。他與彭教授兩度商討何時替死者拔喉,彭評估後,同意為死者拔喉,而他亦重複檢查死者眼、口、舌、頭等部位,均沒出現腫脹,評估死者的氣道沒受阻塞,死者當時已經清醒,更一度想自行拔去喉管。他強調是經反覆評估後才拔喉。
腦外科醫生不在場
拔喉後,鄭即為死者戴氧氣罩供氧,約一至兩分鐘後,聽到死者不正常的呼吸雜音。他即召回腦外科醫生協助搶救。死因研訊主任質疑拔喉時為何沒有腦外科醫生在場,鄭指腦外科醫生並非必須在場。
張母之前供稱擔心死者遺傳父親的睡眠窒息症,惟根據兒科及耳鼻喉專科醫生證供,死者並沒有睡眠窒息症徵狀。根據庭上證供,睡眠窒息症患者因扁桃腺及舌頭腫張,接受全身麻醉時的風險比正常人高。研訊下周二繼續。
案件編號︰CCDI-96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