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調影響滯後 資產質素堪憂<br>工行警告 內銀考驗大

宏調影響滯後 資產質素堪憂
工行警告 內銀考驗大

【本報訊】全球最賺錢兼市值最大銀行工商銀行(1398),去年盈利表現符預期,升14.5%至2,385.32億元(人民幣.下同),不良貸款率亦是四大行中最佳,行長楊凱生對今年該行「保持資產質量相對穩定」具充足信心,但預警整體銀行業對未來資產質素不確定性,要做好「思想及工作準備」。 
記者:劉美儀

楊凱生昨在電話會議中指出,今年內銀資產質素「受到的考驗及挑戰壓力將較大」,尤其面對宏調滯後影響、長三角不良率上升及產能過剩等問題。去年該行境內人民幣新增貸款8,672億元,今年目標增約9,000億元,總資產及總負債增加規模分別控制在1.7萬億及1.5億元(去年分別增加2.06萬億及1.89萬億元)。

不良貸款率0.85% 難再壓低

去年底工行的不良貸款率按年跌0.09個百分點至0.85%,惟不良貸款餘額增加15.64億元至745.75億元,逾期貸款額亦按年升7%至620.95億元,逾期貸款率則微降0.03個百分點至0.71%,該行冀今年末不良貸款率控制在1.2%以內。
楊凱生表示,去年該行亦將1.2%作為內部資產控制指標上限,而實際去年底資產質素表現「遠比年初預測好」,但今年業界受到的挑戰將嚴峻得多,宏調對銀行資產質素往往有半年至一年的滯後效應,內地經濟轉型亦引發產能過剩及環保等問題,目前內銀已相當低的不良率要持續雙降,「似乎已很困難」。
對工行本身,他絕對有信心不會出現資產質素顯著惡化或不良率飆升情況,以長三角為例,去年該行在區內數十間分行的不良率即使升至0.8%,仍低於全行平均值,但有關比率由前年的0.6%升至0.8%,不良率升速「需要重視」,工行亦致力加強追討及清收欠款等工作。

末期息0.239元 增17%

另外,工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由去年9月底的10.51%再升至去年底10.62%。楊凱生預期,採取內評法(IRB)計算資本的申請,不久可望獲批,屆時其資本水平將「明顯提升」。
去年該行淨息差按年擴闊5點子至2.66厘,但受人行減息重訂息率延伸影響,以及利率市場化的競爭,他指今年上半年息差情況會有變化,首季會呈現收窄,但整體降幅應不致「會使人吃驚地步」。他透露,工行尚有25%存款及50%貸款在上半年將完成重訂息價,今年兩個月其淨息差水平僅較去年底收窄4點子。
董事會議決派末期息每股0.239元,按年增長17.7%,派息率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