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網救兵 支援威院急症室

跨網救兵 支援威院急症室

【本報訊】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人手嚴重不足,醫管局急謀對策解困,除了安排9名將接受麻醉科或放射科專科培訓的醫生,先到威院急症室培訓一年外,瑪麗、瑪嘉烈、東區以及博愛醫院於未來三個月,各派一名急症專科醫生到威院支援。急症科中央統籌委員會主席鄧耀鏗形容現是急症室艱難時期,緊急病人於半小時內獲診治的比率下降。

推出特別加班酬金計劃

公立醫院急症室人手荒越見嚴重,鄧耀鏗認同正處於艱難時期,去年4至12月因哮喘病發、頭暈或血壓急升等到公院急症室求診的緊急個案中,86%能按服務承諾於30分鐘內獲得診治,較以往的90%下降,預料今年1至3月流感高峯期下求診個案增加,會令有關比率進一步降低。
鄧說,現時急症室有31名醫生空缺,希望今年7月新一批醫科生畢業能有所填補。為舒緩現時人手壓力,醫管局已推特別酬金計劃吸引醫生加班及聘請兼職醫生,兩者分別有290及28名醫生參與。新一批應徵的海外醫生中,有2人有急症科資歷。至於由其他專科醫生協助診症的急症室支援時段,將由原來7間擴展至12間急症醫院,包括東區、廣華及瑪嘉烈醫院等,料可處理約4,800名情況屬次緊急或非緊急的病人。

部份專科病房加設病床

屬醫生流失重災區的威院急症室,除向北區醫院「班救兵」外,亦將獲四間醫院跨聯網派兵支援,並商討能否由律頓治醫院再抽調一名急症專科醫生。今年7月則安排9名接受麻醉科或放射科專科培訓的醫生,先到該院急症室培訓一年。鄧強調,該批醫生六年專科培訓中,本身有一年需到其他專科受訓,故此做法並非特設。
鄧補充,威院因病床不足,大量要留院的病人被迫滯留在急症室的觀察病區,增加急症科醫生壓力,威院部份專科病房將加設病床,盡快接收急症病人。鄧呼籲復活節長假期間市民可向普通科門診及私家醫生求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