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傷下體 陰囊壞疽或致命<br>糖尿病人及長者高危 醫生籲注意衞生

抓傷下體 陰囊壞疽或致命
糖尿病人及長者高危 醫生籲注意衞生

【本報訊】壞死性筋膜炎不只襲擊四肢,男士的陰囊也會因感染而中招,引發陰囊壞疽,嚴重可致命。公立醫院去年接獲約25宗陰囊壞疽個案,有上升趨勢,其中伊利沙伯醫院更由2009年1宗增至去年6宗。糖尿病及長者等免疫力較弱的男士均屬高危一族,注意個人衞生,避免抓傷下體可減低感染風險,陰部一旦發炎及長出膿瘡應立即求診。
記者:梁麗兒

伊利沙伯醫院外科副顧問醫生魏浩然表示,陰囊壞疽又稱「弗尼爾氏壞疽」(Fournier's Gangrene),屬罕見感染,83年命名後,全球累積個案約近千宗。此感染屬多種細菌引致的壞死性筋膜炎,常見為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及鏈球菌等。細菌經傷口,如皮膚損傷、尿道炎、發炎痔瘡等入侵陰囊及會陰,數日內令皮下組織及筋膜壞死,造成下體膿腫,發出惡臭等陰囊壞疽症狀。嚴重可致敗血症、腎衰竭,死亡率高達40%。若及早診斷,可接受抗生素療程及清創手術。

細菌迅速襲擊組織

該院06年至09年間每年陰囊壞疽個案介乎0至2宗,惟2010年至去年呈上升趨勢,3年間分別有6宗、3宗及6宗。院方分析09年至去年共16宗個案,患者介乎44至81歲,病發平均3.6日後才求診。有10人患糖尿病,當中4人陰囊壞疽病發才知自己患上糖尿,也有人患癌症及腎衰竭,只有1人無長期病患。病人接受清創手術,平均住院38日,1人因敗血症死亡;今年已接獲1宗個案。
他表示,女性也會有陰部壞疽,但個案更罕見。抵抗力弱為細菌入侵的主要因素,男士要避免中招,應避免抓傷下體及經常清潔,若因肥胖令陰部皮下摺叠位置較多,更要小心護理。由於入侵細菌可迅速襲擊組織及血管,延誤求醫隨時奪命。
該院內科傳染病科副顧問醫生胡德超稱,近年病例增加或與人口老化有關,因年紀大及糖尿病等抵抗力較差者,為陰囊壞疽高風危族,60歲以上的糖尿病人尤其要注意。
該院造口及傷口顧問護師鄭少華表示,陰囊壞疽傷口甚大,一般長達數十厘米,需要以負壓治療清理傷口,以負壓儀器配合敷料、引流工具,以真空方法抽走傷口滲液,並有助周圍微絲血管擴張,增加營養物走入傷口,促進肉芽生長,可加快癒合及康復。

負壓洗傷口用具包括各種敷料、引流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