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監擬加碼吸QFII資金買賣<br>外資炒A股期貨鬆綁

中證監擬加碼吸QFII資金買賣
外資炒A股期貨鬆綁

【本報訊】老外愛A股!在海外資金對投資A股興趣日濃下,中央順水推舟加快開放A股市場予外國投資者。昨有消息指,中國證監會已拍板,讓更多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參與A股股指期貨買賣。分析指,海外資金對投資內地股市有需求,雙方一拍即合,料當局會放寬限制。

記者:鄭柏齡

剛上場不足一個月的中證監主席肖鋼,加速引入外資炒A股。彭博社引述兩位消息人士指,中國證監會將批出更多牌照,讓QFII資金進入A股期貨市場,消息指,其中一間獲批的機構為摩根大通,消息最快在今個星期內公佈。
今年1月時,內地監管部門首次批准海外資金,透過QFII參與A股期貨市場。首批獲准交易的五間外資行包括摩根士丹利、瑞信、瑞銀、法巴及星展。取得相關資格後,海外資金即可在內地股市進行沽空,以對沖投資風險或套利。

助減交易成本

有內地基金經理認為,中央進一步開放股市,反應屬正面。「以往只能直接持貨,成本較高;加入期貨市場對外資有利,因為可減低交易成本。」他表示,不擔心外資會趁機沽空A股,因內地股市現時「太便宜」。該基金經理補充,如開放內地股指期貨市場,券商有機會在中港兩市套利,「但內地銀行股、萬科等股價,普遍比香港便宜,沒有沽空必要。」他相信,新政策有利A股增加流動性,利好長遠發展。
資料顯示,自1月起准許五間外資參與股指期貨後,上證A股每日成交見波動。日均成交金額由12月時的約800億元(人民幣.下同),於1月及2月增加至約1,100億元,但3月份再次回落至900億元左右。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指出,中央新領導層交接後,資本市場、特別是股市有加快開放的迹象,「好似一個套餐咁,舊年年初只係畀買八成債券、兩成股票,年中就全面開放,今年放寬對沖,配合以上政策。」他表示,自去年底起,外資對中國股市的需求開始增加,中央亦成人之美取消更多限制,雙方一拍即合,「沽空嘅憂慮不大,美股都有好多衍生工具,一樣創新高,最緊要睇基本面。」
值得留意是,中證監在今年4月1日起,將進一步開放部份香港及澳門居民,直接投資A股,內地股市大門進一步打開。葉尚志相信,只要外資對A股有需求,中央將繼續放寬限制,料下一步推出更多衍生工具,或增加沽空的額度等。